【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近日,為進一步提高工傷職工傷后生活質量,本市調整了工傷職工輔助器具配置項目和支付限額標準,不斷提高傷殘工傷職工待遇水平。
新增1項輔助器具配置項目。新增胸廓(肋骨)矯形器配置項目,對單根或多根肋骨骨折、連枷胸、胸部術后的工傷職工,起到對胸廓整體或骨折部位的加壓固定保護作用,同時明顯減輕傷者疼痛,有效縮短骨折愈合時間。此外,還將單顆假牙依據牙齒缺失缺損情況細化為四個小項,便于根據職工牙齒損傷程度精準匹配對應項目。調整后本市《工傷職工輔助器具配置項目目錄》共計83項。
調整6個項目使用年限。對于工傷職工配置的單指(美容手指)、彈性圍腰、腋杖肘杖手杖等6個項目,考慮到上述項目均屬于日常生活必需且使用頻繁、材質磨損率較高,易出現未到使用年限便無法維修使用的情況,從而影響傷殘工傷職工生活質量,此次調整適度減少了使用年限,便于工傷職工及時更新更換。
提高26個項目支付限額。本次上調支付限額標準的項目較多,調整幅度較大。本著保基本、有提高、可承受的原則,對26個工傷職工輔助器具配置項目上調了支付限額標準。解決了部分產品更新迭代快,市場價格提升明顯的問題,滿足了傷殘工傷職工的迫切需求,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