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0月1日,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大營門派出所的三位民警恰巧都是這一天生日,他們的生日也因為與新中國的生日是同一天而別有意義。
三位普通的民警,他們日復一日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著大家的平安,他們也是萬千民警的縮影,舉國歡慶的萬家燈火里,有無數個這樣的身影在默默堅守。
每年生日都在崗上過
(資料圖片)
李三珊出生于1988年,成長在泰山腳下,有著大山一樣堅定沉穩的性格。在她出生前幾天,是十三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日子,爺爺看著這個生在國慶日的小寶貝說,就起名叫三珊吧。在身為警察的父母的培養下,2013年,公安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李三珊也成為了一名警察。
李三珊在派出所繁雜的工作中點滴感受著自己工作的意義。她幫助走失的孩子找到媽媽,幫助摔傷的老人聯系到家人并護送老人回家,她曾在非正常死亡現場守護秩序,也曾有理有據地調解著鄰里之間的糾紛。
2020年9月,李三珊到大營門派出所情報指揮室工作。她利用視頻監控,配合辦案民警偵辦案件,協助巡邏民警找尋各種線索。一天,一位老人急匆匆地來報警,說自己剛從銀行取的5000元養老金不見了,怎么都想不起來丟在哪兒。李三珊一邊安撫老人不要著急,一邊引導老人慢慢回想從銀行出來后去了哪里。她按照老人提供的大致方位開始視頻搜索,耐心地尋找老人的身影,鍥而不舍地一路追蹤,終于找到了線索。原來,老人從銀行出來,把裝有現金的提袋放在共享單車的車筐里,又推著車去一家康復醫院做理療,在醫院門口偶遇一位老朋友,干脆把車停在一旁聊了起來。老人完全忘記了那個提袋,這時有個青年男子要使用共享單車,還問了老人一句筐里的東西是不是老人的,老人擺擺手,沒有理會。男子以為是患者遺失的,便將包交給醫院保安保管。李三珊從視頻中查到這些線索,很快為老人找回了5000元錢。
從警9年,李三珊的生日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愛人每年都會將生日蛋糕送到派出所,李三珊和同事們分享著蛋糕,在大家的祝福聲中感到無比滿足。
兒時夢想就是當警察
1985年出生的姚同慶,從小的夢想就是當警察。從2008年8月走進大營門派出所那天起,姚同慶就在辦案隊扎下根。
派出所遇到的案件多是與轄區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案件,但姚同慶把每起小案都當做大案盡心盡力偵辦。轄區公司多,經濟案件多,姚同慶在辦案之余努力學習經濟案件的法律法規,辦案時將自己了解的相關知識和線索耐心地講給年輕民警。雖然有時偵辦的案件十分燒腦,但是姚同慶不怕費事兒,他善于鉆研。
“確保將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減少到最小”是姚同慶不變的宗旨。2017年7月的一天,所里接到報警,一名中年女性跳進海河。接警后,姚同慶立即帶著輔警出警。他們到達河邊時,剛剛被群眾救上來的這名女性再次跳進了水里。姚同慶來不及脫警服,縱身跳進海河游到落水者身邊,一邊從身后抱住對方,一邊往岸邊拖。但是對方踢踹雙腿掙扎著,還試圖往河里沉。沉浮之中,姚同慶冒著生命危險艱難地拉住她不松手。在群眾的幫助下,終于將人救上岸。
現在,姚同慶依然繼續著兒時的夢想:當一名好警察。
退休前站好
最后一班崗
1962年出生的李慶即將迎來退休生活,這個國慶也是他在崗位上的最后一天。
1983年8月,李慶從警校畢業分到河西分局珠江道派出所(現東海派出所)。39年來,他換過三個工作崗位,但一直沒有離開基層派出所。
李慶是2017年到大營門派出所工作的。管界內的國貿大廈是商住兩用,且為地鐵站出口,公司多,住戶多,人員多,矛盾糾紛也多。有一天凌晨3點多,李慶值班時有人報警,說國貿大廈里燈不亮,電梯不運行。接著,又有兩三個電話說大廈停電了。臨近早晨上班,電源、電梯出現故障,并且不知道原因,群眾都很焦急,李慶立即警覺起來,他隨即聯系大廈物業和電力公司人員,并向主管領導匯報,派出巡邏民警到現場查看情況……在早高峰出行之前,電源修復,電梯正常使用。普通的一天開始了,一切都如平常一樣,人們并不知道,這背后是派出所民警、電力職工、物業管理人員一起忙碌了幾個小時。
39年的派出所民警工作,李慶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工作中堅守,讓歲月變得有意義。(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