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民心工程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與百姓幸福緊密相連。記者從市民心工程辦公室獲悉,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區、各部門全力推進2022年20項民心工程落地落實。截至9月底,今年20項民心工程涉及的43項具體工作中已累計完成13項。其余30項加快推進,預計11月底前可再完成20項,其余10項確保年底前按期完成,向群眾“交賬兌現”。
據了解,今年三季度全市共完成9項民心工程具體工作任務,發揮社會效益。在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項目中,中小學生體質測試與視力篩查工作已完成,對全市110萬中小學生開展了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視力及屈光度監測。在改善群眾住房條件項目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和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2項工作已完成,截至9月底,累計籌集認定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103個、3.55萬套(間);累計完成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546戶,有效保障了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在拓展便民醫療服務項目中,優化醫保報銷服務、拓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紅十字應急救護專題培訓3項工作全部完成,在各區醫保服務大廳開設“綠色通道”,為老年人提供代幫代辦服務,安裝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486臺;“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已達55項,更好滿足居家老年人、失能或半失能人員多樣化護理服務需求。在幫扶特殊困難群體項目中,殘疾人家庭無障礙建設工作已完成,截至9月底已完成2360戶改造任務,向3927戶發放盲人手機、浴凳、手環等輔助產品,累計惠及殘疾人家庭6287戶,改造家庭殘疾人滿意率100%。在全力保障供氣供熱項目中,城市供熱“冬病夏治”工作已完成,完成了5000個終端用戶室內供熱設施提升改造任務。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項目中,舉辦名家經典惠民演出季工作已完成,各大劇場組織名家經典惠民演出200場。
與此同時,其他項目也穩步推進,取得積極成效。推進社區養老服務,建設養老服務綜合體(含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56個,開設家庭養老床位510張,培訓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720人;新增義務教育學位,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建設35個,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9515個,包括小學學位28215個、初中學位11300個,其中25所學校已投入使用;多措并舉推動就業,截至9月底,全市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508場,5萬家企業提供98.6萬個崗位,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9.90萬人;關心困難職工生活,截至9月底,完成農民工、困難職工免費查體37358人,發放職工大病救助金3186萬元、救助900人;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截至9月底,已落實農業機械化生產托管服務面積40萬畝,服務小農戶23460戶,兌付補貼機具7235臺。
本市還方便群眾日常出行,新增、優化公交線路35條,提升改造農村公路124公里,維修改造橋梁開工11座,10條城市道路建設項目中7條已完成工程建設;增建公共停車設施,完成停車場建設20處,增加停車泊位6569個,其中17處已投入使用,同時在全市178個老舊小區周邊的128個路段設置了夜間限時停車區;建設便民商業設施,已新建品牌連鎖便利店85個,建成河東區程林里、河西區新世紀、東麗區新立、西青區梁晨馨苑、北辰區盛錦園和泰來道6個標準化菜市場,方便周邊10萬多居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此外,兒童孤獨癥篩查、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房補貼以及供熱、燃氣管網改造等項目正在持續推進,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全年任務。(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