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為方便群眾日常出行,今年本市的20項民心工程提出了“新增、優化公交線路40條”的目標。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增、優化公交線路35條,通過填補公交線網空白,強化公交地鐵接駁,進一步滿足了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來聽記者的報道。
【資料圖】
(以下音頻:1023公交)
(現場音:公交車行駛聲,報站聲:本車220路,開往復興門地鐵站,請從前門上車……壓混)
早上8點,津南區辛莊鎮“金地藝境”小區的居民劉永昌,來到小區門口的“辛莊中學”公交站,登上了前往市區方向的220路公交車,準備先去胸科醫院拿藥,然后再去何莊子農貿市場逛一圈。從邁出家門的那一刻開始計時,走到車站、等車、上車,整個過程還不到10分鐘。劉永昌今年60歲,由于自己不會開車,出門只能搭乘公交或者打車。他說,就在三個月之前,這么方便的公交乘車體驗他連想都不敢想:
(錄音:原來可不方便。從小區出來,得走20分鐘,到津沽公路,完了再坐808、629。從市區回來,還得從津沽公路那下車,走20多分鐘回小區,特別累。)
“金地藝境”小區2017年交房,設計居民戶數2900多戶,截至目前已經有約2300多戶居民入住。
劉永昌說,近兩年來,隨著小區入住率越來越高,很多像他一樣的老年人都被出行問題所困擾。今年年初,市公交集團決定對這一區域的公交線路進行優化改造,并把這項任務納入了今年的民心工程。為了更精準地掌握群眾的出行需求,屬地公交運營單位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調研分析工作。市公交集團第二客運有限公司海河教育園中心車隊黨支部書記付風華介紹:
(錄音:周一到周五早晚高峰時間段,周六周日平峰時間段,我們的管理人員都下去,問乘客:“您在哪個小區里住?”“您想坐哪條線?”我們晚上就去那些小區看入住率,看看開燈開的多不多,也跟物業了解一下,結果入住率挺高的,達到80%以上。而且這些業主都是市里過來買房的,出行基本都是奔市里,強烈要求有進市區的車。)
了解了需求,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優化線路。一開始,公交集團曾考慮過為這兩個小區新增一條線路,但如果這樣做,不僅場站要重新選址,車輛、司機都要整體調配,而且整條線路的客流量也無法滿足運營要求。此后,集團決定從現有路線下手,把線路里程、運行時長、發車間隔、客群需求、乘坐體驗等多種因素通盤考慮,對途經津沽公路的十多條公交線路進行逐一篩選。最終,選定了對從海河教育園區到復興門地鐵站的220路進行改造,在“后辛莊”和“首創光和城”兩站之間,增加“辛莊中學”“辛莊衛生院”“津南永旺”三個站點,讓公交車從津沽公路向南繞行一個“U字”形狀,接上“金地藝境”“首創城”兩個小區的居民,前往市區方向。
今年7月21號,220路公交正式按照新調整的路線開始運行。至今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新開三個站點的客流量就已經占到了全線25站整體客流量的6成以上,付風華介紹:
(錄音:從調完線路之后,乘客的人次幾乎翻倍。原來每天400人次,現在700-800人次,就這三站帶來的客流量。)
現在,“金地藝境”和“首創城”的居民們乘220路公交前往市區方向,整體用時比之前大幅縮短。
在今年的全市20項民心工程當中明確,要新增、優化公交線路40條。截至目前,市公交集團已經完成了35條線路的優化改造。其中包括:806路由大胡同商貿城延長至西站公交站,進一步方便“萬科魅力城”小區居民前往西站。640、633、869路分別從一中心醫院和臥龍里地區延伸至水西公園公交站,為前往水西公園游玩的市民豐富線路的同時,也為新一中心醫院的開啟提前做好預熱。楊毅表示,下一步市公交集團還將結合地鐵場站、大型醫院、商業綜合體、公園等公共設施建設,針對市民出行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優化公交線路,填補空白點位,滿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