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家住寧河區蘆臺街的“95后”聾啞人士張秋元被評為第四季度“天津見義勇為好人”。7月10日,一名女子爬上蘆臺大橋欲跳橋輕生,恰巧駕車路過的張秋元和妻子看到后立即下車幫忙勸解。發現輕生女子也是聾啞人士后,他用手語與女子溝通,最終協助消防員成功救下輕生女子,上演了“無聲救援”的暖心故事。
情況危急
(資料圖片)
7月10日下午,一名女子爬上寧河區蘆臺大橋橋架,想要跳橋輕生。14時30分左右,27歲的張秋元和妻子駕車經過蘆臺大橋,看到橋邊有很多人在圍觀,順著眾人的目光望去,張秋元看到了坐在橋頂的女子。“不好,有人要跳橋。”張秋元心里一緊,立即將車停在路邊,趕到事發現場。
人群中,身為聾啞人士的張秋元和妻子用手語進行交流。現場的救援人員看到張秋元會手語,馬上過來用手機打字詢問“您是聾啞人嗎”,表示輕生的女子也是聾啞人士,詢問他可否幫忙與輕生女子溝通。
當時女子坐在橋的頂端,精神狀態很不好,橋頂距離地面很高,一旦跌落后果不堪設想。為了穩定住輕生女子的情緒,張秋元馬上開始用手語與其溝通。
手語溝通
看到張秋元也是聾啞人士,輕生女子用手語和他開始了溝通,但情緒仍不穩定。原來,輕生女子因瑣事與父母發生矛盾,一時想不開,打算跳橋輕生。
時值盛夏,張秋元滿頭大汗,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語比劃著:“你有孩子嗎”“孩子沒了母親怎么能行”“相信我們,有什么困難,大家都能幫你解決”……張秋元和后來趕到現場的區殘聯工作人員一起不斷勸導,女子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并打開了心扉,最終同意消防救援人員爬上橋頂展開救援。
張秋元告訴記者,勸導期間他用的是“方言手語”,而正是這具有地方特點的“方言手語”,迅速拉近了他和輕生女子的心理距離。
成功救援
隨后,消防救援人員利用繩索爬上大橋頂端,來到女子身后。“請相信我們,有問題咱們一會兒下去解決,我們都很理解你,也會支持幫助你的。”消防救援人員用手機打出一行暖心的文字,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后,成功護送女子安全下橋。
從發現輕生女子到其被成功救下,整個過程持續了3個小時。在這3個小時的勸導、救援時間里,張秋元和他的妻子一直沒有離開。“遇到事情不要沖動,多想想孩子、多想想自己的家,有困難大家都會幫助你。”輕生女子得救后,張秋元用手語繼續勸導,鼓勵她勇敢生活,隨后才默默離去。
接受記者采訪時,張秋元表示,他雖然不認識輕生女子,但遇到這樣的事,自己肯定會幫忙。“我不能見死不救。”在與記者的溝通中,張秋元在手機上敲下了這樣的文字。
記者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張秋元一直是個熱心腸,看見誰有困難,總是會幫一把。社區老人生活不便,他經常給老人買飯、買水果;鄰居經濟拮據,他就把自己的新衣服、新褲子都送給鄰居,幫他們渡過難關。(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