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區后營村的兩棵“銀杏王”。
天津北方網訊:武清區大良鎮后營村銀杏節在短視頻平臺走紅,作為主角的兩棵樹齡800多年的銀杏樹,一時間成了網紅。11月5日,粉絲們期盼已久的銀杏節拉開帷幕,人們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爭相觀看銀杏樹王。
【資料圖】
這兩棵銀杏樹并蒂而生,樹干相距4米左右,樹冠相連,根系相通。兩棵樹的葉子顏色不同,西邊的一棵呈金黃色,東邊的一棵呈淺綠色。
兩棵樹均為雄株,同為23米高,胸徑略有差異,西側的460厘米,東側的440多厘米。樹旁石碑上的“簡介”顯示,這兩棵古銀杏樹植于公元1200年前后的宋朝,迄今已800多年,曾在1999年天津市首屆“樹王”評選中獲得“銀杏王”稱號。
70歲的石國玉就住在銀杏園前面。他說,小時候古樹旁有座娘娘廟,解放后被拆掉建了小學,后來小學變幼兒園、幼兒園變服務中心,最后成了銀杏園。
1978年,村里發現3口瓦井。專家來考古時,村民請教過古樹的歷史,得知這兩棵樹的起始年代只是推論,具體是哪年尚未發現可考依據。
村民劉士明在銀杏樹旁的小學讀過書。他說,當年不懂得保護樹木,孩子們經常爬上去掏鳥窩,村里有啥需要就鋸個樹杈子當木材,“公社建食堂,做過案板子;農業學大寨時,做過井盤……”
2004年夏天,一場暴風雨摧折幾根大樹枝。村民心疼了,“光樹枝子就拉走三車。專家給古樹傷口上了藥,挖水槽晝夜滴灌……又建了兩座鐵塔,安了避雷針。后來長出好多新枝來,只是銀杏葉比原來小了很多。”石國玉介紹說。
每年秋冬之交都有很多人來觀賞古銀杏樹,銀杏園也成了網紅打卡地。從去年開始,鎮、村黨組織順應民意搞銀杏節,計劃為期一周,因此也叫銀杏周。
劉士明說,每年11月10日前后是最佳觀賞時間,兩株金黃的銀杏樹攜手矗立,蔚為壯觀。因為氣候多變,一場風雨就可能摧落葉片,所以得見兩株古銀杏樹同披金甲也十分難得。
年輕的UP主“圣西羅的天空”是古銀杏樹的忠粉,他給銀杏樹王拍了很多短視頻作品。2021年11月1日,初雪沖跑了銀杏節,他卻興沖沖踏雪而來,拍下珍貴的“千年銀杏樹遇到初雪”。
本屆銀杏節開幕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大良鎮的民俗文化展品也都來湊熱鬧:東營的面人栩栩如生、侯家莊的剪紙蒼勁有力。不少人拿著“長槍短炮”為古樹拍照。還有帶著無人機來的,隨著舞龍隊在民樂中翻騰,一架架無人機騰空飛起。
一個以古銀杏樹的名義舉辦的節日過得津津樂道、有滋有味。(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