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津北方網訊:“光盤”換水果、實行“三單式”管理、巧用“邊角料”……今年以來,駐津央企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多個建設項目食堂采取各種各樣“接地氣”的措施,讓建設者都當“光盤俠”,提升勤儉節約意識,降低食堂剩餐率。
“師傅,我都吃光啦,來塊哈密瓜吧。”昨天12點多,海南項目部食堂里,今年剛入職的財務員劉繼慶亮出“光盤”。“好嘞,給你一塊大的。”發水果的廚師笑著遞給他一塊哈密瓜。
海南項目部黨群干事周心月告訴記者,為了讓全體職工提高珍惜糧食的意識,項目部從今年7月開始開展“光盤”換水果活動。“一來,海南水果豐富,二來,活動豐富了餐桌,有效避免了飯食浪費,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周心月說,眼下,員工的剩飯剩菜比以往減少了一半以上,“食堂里的大垃圾桶換成小的了。”
“今天中午的就餐人數是19人。”昨天10點鐘,第十九項目部的總務員準時告訴食堂廚師。
第十九項目部書記黎全昌介紹,為了從源頭上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項目部從年初便開始采用“三單式”用餐管理模式,根據實際需求隨時調整食品采購清單、用餐人數清單和用餐情況清單:總務員根據項目部伙委會每月制定的菜譜和平時用餐人數制定采購計劃清單,員工如有特殊情況不在食堂用餐需提前告知總務員,每餐結束后總務員要查看菜品消耗情況,從而調整后期菜譜。
“現在,員工都已養成提前報餐的習慣,食堂浪費現象大大減少,我們每個月的食材成本比之前節省了約2000元。”黎全昌說。
在未來科創城項目部,兩位廚師絞盡腦汁,將不入菜的蘿卜葉、西蘭花梗、黃瓜把兒等“邊角料”重新加工,做成各種涼拌菜或腌制咸菜,在口感、味道上下足功夫。
“每天早上,食堂大師傅都會端出一大盤涼拌菜,有五六斤的量,項目部人多,大家你舀一勺、我舀一勺,就著饅頭、大餅,特別爽口。一頓早飯下來,這盤用‘邊角料’做成的涼拌菜就被一搶而光。”項目部黨群干事高一凡說。(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