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都說心結易結不易解,今年被評為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市信訪辦接訪二處副處長陸樹聲從事的工作就是解心結,而且他還把難解的心結給解開了,把難辦的事辦成,問其有何秘訣?他說,只要堅守“初心、真心、恒心”,心結終有被打開的一天。
2009年,告別軍旅生涯的陸樹聲,來到信訪接待一線。他一直把“人民信訪為人民”的初心銘之于心、踐之于行。“將心比心,只要換位思考,為群眾著想,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信訪問題。”這是陸樹聲經常說的話。
2018年7月,一場大雨過后,西青區某小區居民來訪反映小區積水嚴重,致使電梯井進水,多部電梯停運,影響1000多戶居民上下樓和出行。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接訪后,陸樹聲立即聯系排水部門,協調責任單位第一時間派專人到現場解決。第二天,管道疏通了,群眾出行不再難。
在陸樹聲身上,像這樣以人民利益為先、設身處地為人民著想的故事還有很多,來訪群眾行走不便,他就到大廳和群眾“坐一條板凳兒”上,像家人一樣和群眾話家常;冬季群眾反映暖氣不熱,想到他們在寒冬里受凍,他毫不猶豫把這類訴求納入簡易辦理程序,協調供熱部門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群眾反映路燈不亮,他就像自己要走夜路一樣,快速協調推動責任部門解決……13年來,他共接待來訪群眾5萬余人次,召開信訪事項協調會百余次,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群眾的貼心人。
從事信訪工作的人,都知道最難辦的是那些“釘子案”“骨頭案”。但不管多難,在陸樹聲看來,只要抱著一顆真心,以滴水穿石的恒心,功夫不負有心。
群眾劉某來訪反映其居住房屋無法辦理產權證問題。經了解,因年代久遠,當時的建房單位已經不存在了,是歷史遺留問題。面對難解的“民生考卷”,陸樹聲并沒有放棄,而是以一股不解決問題誓不罷休的“較真兒”勁兒迎難而上,他多次到相關部門查閱相關資料,尋找破解難題鑰匙,最終,經過大量的調查取證,匯總出辦理產權證的脈絡思路,劉某的問題圓滿解決。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陸樹聲用行動詮釋平凡亦有光,為民情懷最動人。(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