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本月初,在廣西舉行的2022年中國式摔跤全國少年錦標賽上,來自西青區李七莊鄧店摔跤隊的14歲少年張學溪斬獲男子68公斤級冠軍,首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就收獲冠軍。近日,記者專訪了冠軍張學溪和他的教練,聽他們講述摔跤的故事。
減肥結緣中式摔跤
【資料圖】
張學溪從9歲開始到鄧店摔跤隊學習中國式摔跤,至今已有5個年頭。提到為何學摔跤,他特別不好意思地說:“為了減肥。”9歲時,張學溪還是個“小胖墩兒”,父母擔心他的身體健康,把他送到了鄧店摔跤隊。沒想到,小小的張學溪不僅堅持住了,還在一次次的摔打錘煉中,愛上了這項運動。
“看到對手被摔倒在地,我心里特別興奮,也特別有成就感。”張學溪回憶起第一次打敗對手的場景時仍記憶猶新。旁邊的鄧店摔跤隊陳沖教練笑著說:“這孩子訓練的時候特別刻苦,從基本功開始,扎扎實實地學,從來不說苦、不喊累。”
張學溪放學后先抓緊時間完成當天作業,然后就跑到訓練館練習三四個小時。寒暑假期間,他幾乎天天都泡在訓練館里。張學溪的母親郭女士告訴記者,自從孩子練習摔跤后,她發現孩子一下子長大了、懂事了,變得特別自律、堅韌。冬天光著上身跑步,跑得渾身冒熱氣,夏天不管多熱,也堅持訓練。“我們心疼孩子,但不敢跟孩子說,怕給孩子泄勁,就做好后勤工作。”郭女士笑著說:“孩子訓練量大,特別能吃,還費鞋,趕上放寒暑假,一個星期就能穿壞一雙鞋。”
拿下冠軍愿再建功
今年的中國式摔跤全國少年錦標賽在廣西舉辦。鄧店摔跤隊教練陳沖介紹,受疫情影響該賽事前兩年都沒有舉辦,對于這一屆參賽的選手,他們都不熟悉,對參賽選手的技術、心理、應變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摔跤比賽,斗勇又斗智。張學溪參加比賽的優勢,是他的基本功扎實,心理素質好,而且善動腦。我們告訴他,不要考慮太多得失,打好每一場比賽。”陳沖說,張學溪參加的是68公斤級比賽,這一級別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有20多位,共6場比賽,輸一場就被淘汰了,對選手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張學溪記住了教練的話,認真應對每一場比賽。握手、搭肩、抱頭、勾腿、發力……當張學溪把對手摔倒,拿下一次大比分勝利時,他不由自主地大喊了一聲,給自己鼓勁。隨著一場場吹號聲、吶喊聲,14歲的張學溪勢如破竹,一舉拿下了68公斤級的全國冠軍。
回憶起賽場的場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張學溪直言:“沒有緊張,盡力拼搏。”他還想繼續訓練,拿成年組的冠軍。
把民族體育傳下去
中國式摔跤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和武術、京劇一樣,是中國的國粹,在天津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鄧店摔跤隊教練王福軍告訴記者,鄧店村民歷來有習文練武之風,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鄧店村成立摔跤隊,由他的師傅、已故著名摔跤教練田雙喜擔任教練,義務傳授村民摔跤技藝,使得這項運動在村里普及開展,豐富了當時農村文化體育,并培養了一大批摔跤高手,為市專業隊輸送了很多優秀的學員。
“中國式摔跤是一項民族體育文化,實戰性強、觀賞性強,規則簡單明了,而且講究點到為止,蘊藏著深厚的中華傳統禮儀文化。”陳沖介紹說,現在鄧店摔跤隊有30多個孩子,年齡從五六歲到16歲。啟蒙階段,他們會先教孩子中華傳統文化,告訴他們中國式摔跤的發展歷史,讓孩子們先喜愛摔跤,再學習摔跤技巧。
張學溪成了學校的“名人”,他還有更明確的目標,加強訓練,多參加比賽積累經驗,考體育大學,畢業后當老師,向教練們一樣,把中國式摔跤傳承下去,讓更多的孩子學習、受益。(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