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學習深入領悟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主持人: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走深走實,濱海新區根據不同受眾量身定制宣講內容,以事明理、情理交融,互動交流展開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入尋常百姓家。來聽記者翟婧秋的報道。
(現場音: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很多跟我們農業農村相關的政策、相關的知識,當天我仔細聆聽的時候發現,脫貧攻堅……)
【資料圖】
濱海新區黨的二十大精神“百人百講”活動首場就安排在了位于北塘街寧車沽,特別邀請了兩位電商專家來到田間地頭,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講解數字化如何助力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寧車沽曾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因為地理位置好,位于永定新河、潮白河、薊運河三河匯流之地,村民多年來一直以養殖魚蝦為主,一度荒廢了種植業。從2016年起,村民恢復了中斷了20多年的水稻種植,并選取了優質的天隆優619小站稻品種,村民張鐵津拉著宣講專家問個不停:
(錄音:今年我們家也豐收了,您看在豐收的情況下能不能通過電商方式實現我們增收呢?)
宣講人、京東商家學習中心金牌講師黃崎耐心的解答:
(錄音:要想增收肯定是要提高附加值,通過哪些手段呢?可以對包裝進行升級,通過事件營銷,網絡視頻、直播這種手段讓別人更實在通過鏡頭看到產品,更能吸引人花更高的價格下單。)
村民現場提出的問題黃崎都一一解答,還在宣講中重點介紹了如何利用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今年三月,北塘街在全市成立了首家經濟聯合總社,重點解決土地流轉到村集體后,集體收入上不去,收入來源單一的問題,經過一季的稻麥輪作和統購統銷成效明顯,僅餌料一項就為村民們省下了400萬元的成本,大家正打算在電商平臺上拓展銷路,聽了宣講后,村民們更加躍躍欲試,寧車沽北村黨委副書記李曉聰說:
(錄音:聽完這場宣講之后,其實我覺得真是相見恨晚,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想法和一些這種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我們科技興農的這條路上插上電商的翅膀,通過電商為大米、農產品打開銷路,能夠讓我們這么好的品種,讓它盡量做到家喻戶曉,提高我們承包戶的收入。)
據了解,百人百講宣講團計劃將走進校園、科研機構、工廠企業、建設項目等,用接地氣的語言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拓展學習宣傳的廣度、深度、熱度,濱海新區區委宣傳部部長徐恒說:
(錄音:開展基層宣講,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把報告內容同群眾關心的身邊事結合起來,把講道理和講新區案例和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結合起來,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和方式,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透,積極引導新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領會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力爭創中國式現代化的“濱城”樣板。)(記者翟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