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1日審議通過《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近日北京市與河北省人大常委會也都召開會議,通過關于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三地決定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此舉將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
決定明確建立區域協調機制,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與北京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建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協調機制,創新合作方式,拓寬合作領域,探索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決定明確規定,京津冀三地共同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統籌大運河及沿線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特色小鎮等文化資源,構建跨區域文化遺產連片、成線整體保護體系。共同開展大運河文化宣傳。聯合策劃大運河主題文化活動,加強大運河文化數字化展示,推動大運河文化對外交流合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大運河承載的當代價值和時代精神。共同加強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明確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沿線地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改善水系資源條件,逐步恢復河道生態用水。共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明確加強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生態空間管控和生態保護修復;推動按照統一標準加強水環境保護,開展沿線水環境監測預警與控制,推進水污染聯防聯治。共同推進文旅融合。培育統一的文化旅游品牌和各具特色的運河城市品牌、服務品牌,深化北運河通航河段旅游合作,穩妥推進其他適宜河段旅游通航,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休閑產業協同發展。(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