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作為城市的民生保障部門,民政參與著千家萬戶的大事小情,見證著這個城市的喜怒哀樂。我們與一個個“您”不期而遇──您與愛人走進婚姻殿堂,我們為您頒證并送上最莊重的祝福;您家的長輩需要照料,我們在養老院、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替您盡孝;您回到小區里,我們幫您解決社區里的各種煩心事,成為您信得過的朋友。我們每一天都在努力為津門百姓服務,為城市高品質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一年
“開門干民政”的理念深入人心。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對民政工作的新期待,我們提出了“強基礎、上位次、更精準、更暖心”的十二字工作目標和“開門干民政、人人當專家”的十字方法路徑。我們主動打開民政的大門,讓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民政各項工作的規劃設計、政策制定、項目實施的各環節中來,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與泰康人壽簽署亞布力論壇唯一一個民生領域戰略合作協議,首創銀行保險業助力民政發展項目,為養老服務業引入金融活水,形成“杠桿效應”;泰康溢彩公益基金為我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的孩子提供公益服務;大量專家、學者、社會組織紛紛助力民政,通過“五社聯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我們還提出了“人人當專家”概念,激發每個民政人的工匠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成為本業務領域“問不倒”的行家里手。這些活動讓大家更好地認識了民政,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我們的合作伙伴和同事同行。
這一年
民政兜底保障更加精準暖心。低保家庭、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認定辦法、社會救助審批確認權限下放街道(鄉鎮)后續監管等一攬子政策舉措連續出臺,在全國率先上線了省級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大幅提高了救助精準度。全市社會救助資金支出22億元,將14227名困難群眾及時納入常規保障范圍,發放臨時救助金17809.34萬元,救助65290人次。先后出臺監護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操作規程、孤兒醫療補助政策,為困境兒童提供精準關愛幫扶。殘疾人“兩項補貼”實現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和全程網辦,全市18.5萬殘疾人享受補貼4.7億元。幫助流浪者“終身尋親”,成功率達99%,很多家庭重新團圓。
這一年
津(金)牌養老服務品牌正式創立。天津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嵌入式養老機構建管扶用23條措施、老年助餐服務、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等引資扶持政策連續出臺;20項民心工程“兩個1000、一個100”任務超額完成,新增家庭養老床位1220張,培訓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1102人,新建養老服務綜合體101個,讓津門老人實現“家門口兒養老”的晚年愿望。
這一年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打開新局面。天津“十四五”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編制完成,基層民主建設更具活力,社區工作者隊伍管理更加規范,舊樓區管理持續提升,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和新版行政區劃圖繪制完成。社會組織服務管理更加規范,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整治、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整治深入開展成果顯著,全市街道(鄉鎮)社工站覆蓋率達到80.95%,標識志愿服務組織306個,天津慈善組織在助力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方面再上臺階,首屆慈善獎啟動,天津慈善在天塔、天津之眼等地標建筑閃耀夜空。
這一年
基本社會服務提質增效。婚姻登記實現“全市通辦”,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試點初見成效。節地生態安葬服務暖心拓展,“海之眠”成為輻射京津冀的惠民品牌項目。第二殯儀館、第三殯儀館骨灰遷移有序開展,有效滿足了群眾的基本需求。民政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民政信息化建設進入加速軌道。(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