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車·搜狐新車
作者 | 李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輯 | 馬良
相比于特斯拉等新勢力,以及部分轉型較早的傳統中國品牌來說,傳統合資品牌的相關技術儲備雖然并不落后,但就大多消費者的印象而言,反而成為了“后來者”。而造成這種印象的原因,還是要歸結于各大品牌的發展戰略。畢竟很大一部分傳統合資品牌依舊坐擁基數較大的燃油車銷量,因此確保基盤用戶、深耕“電車”技術的平衡發展戰略,成為了他們的共同選擇。
例如,在燃油車市場擁有不錯銷量的廣汽本田,旗下小型SUV銷量擔當——繽智將在11月30日迎來換代。新車目前雖然僅提供1.5L動力選擇,但從酷似新能源車型的造型設計,海外混動系統的技術儲備,我們也不難看出其未來或將成為連接傳統燃油車以及純電動車型的紐帶之一。
核心觀點:
1· 小型SUV市場逐漸萎縮,動力單一的全新繽智恐難以破局。
2· 燃油車更新短期內不會停滯,混動或將是新的出路和底線。
3· 傳統車企“后發轉型”,以新品牌撕掉“油改電”的標簽。
● 時隔八年的全新換代似乎只是開始?
三年又三年,時隔八年迎來全新換代的繽智,對于日系車型來說已經算是很長的產品生命周期了。在這幾年時間里,上代繽智雖然也長期占據同級別車型銷量排行榜的前列,但隨著中國品牌諸多精品化車型的不斷投入,其所在的小型SUV市場整體份額也在不斷縮小。
而全新繽智的推出則讓我們看到廣汽本田不同以前的產品思路,最為明顯的便是造型方面。全新的設計理念使繽智的造型風格變化非常明顯,無邊框式前進氣格柵與兩側大燈組連為一體,第一眼看上去很像新能源車型,并且車頭還配有貫穿車頭的LED燈帶,使前臉更具辨識度。如果說上代繽智主打年輕運動,那么全新繽智則更加偏向于沉穩與家用感。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380/1790/1590mm,軸距為2610mm,相比現款車型軸距不變,車長增加52mm,車寬增加18mm。雖然軸距并沒有明顯變化,但全新繽智也依舊延續了本田獨創的MM空間理念,后排具備放倒折疊功能,可以創造出幾乎全平式的后備廂空間。
與外觀相同,全新繽智的座艙設計也煥然一新,雖然依舊保留了少數物理按鍵和旋鈕,但通過細節依然感受到其也同樣是朝著極簡方向去開發的。此外,新車也依舊配備了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支持手機APP遠程操控、OTA在線升級,還優化了導航、在線娛樂等常規功能。
全新繽智雖在造型設計方面擁有不同于上代車型的改變,但其在動力方面恐怕會讓人略感失望,因為其將僅提供搭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最大功率91千瓦,油耗6.3L/100km,功率甚至略低于現款。當然,您也別急著吐槽,畢竟即將上市的全新繽智可能僅是個開始。
●混動或將是新的出路和底線
是的,即便曾經的1.5T動力被用在了ZR-V 致在上面,全新繽智未來也大概率會推出其他動力配置車型。畢竟隔壁轎車市場的型格都即將推出e:HEV車型,已經在海外版本繽智出現的e:HEV車型也有更大可能被引入。
而作為參考,海外版本的全新繽智e:HEV車型共有三種版本,分為e:HEV X、e:HEV Z和e:HEV PLAY,其中e:HEV X和e:HEV Z提供前驅和四驅兩種驅動形式,四驅車型采用前后雙電機和發動機驅動。
事實上,本田于2016年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i-MMD混動技術之后,不僅快速布局在旗下諸多產品中使用,同時也很快便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此前,廣汽本田旗下,無論是雅閣,還是皓影都推出了銳·混動版本,而全新繽智引入e:HEV車型也無疑是在如今電動化趨勢下的最優解。那么,在如今電動化已成為大趨勢的市場環境之下,全新繽智以及有著相同處境的其他合資品牌車型為何不直接推出純電版本的車型呢?這就涉及到合資品牌電動化的另一項“忌諱”——“油改電”。
●以新品牌撕掉“油改電”的標簽
實際上,合資品牌針對新能源市場的投入并不算晚,不過起步階段,部分廠商企圖通過“油改電”的捷徑快速占領市場,也導致了電驅系統結構不合理,整車質量過大,減少續航里程等問題,使其在產品技術力上落后,進而被諸多新勢力所趕超。
為此,如今諸多合資品牌采取更多的方式則是以新品牌或者新產品線進行旗下純電動車新的布局,這些車型不僅基于純電動化平臺打造,而且在擁有傳統合資品牌背書的情況下,也能重新定義品牌調性,迎合主流消費人群。
具體到廣汽本田方面,在2022年3月29日,其發布了全新電動品牌e:NP,并推出該品牌首款純電動車型e:NP1 極湃1。從某種意義上講,廣汽本田此舉也算是在“油電”天枰的另一側加大了砝碼,以e:NP1 極湃1開拓純電小型SUV市場,而全新繽智則將通過其混動技術的加持繼續征戰燃油車市場。
●說在最后
在小型SUV這個級別里,繽智的關注度非常高。而在時隔多年后,其終于迎來換代,全新的外觀、內飾,加上更豐富的配置,將大大提升它的競爭力。當然,也許您會因為前期僅推出1.5L車型略感失望,不過從產品規劃來看,e:HEV車型的大概率引入也更加值得期待。
事實上,從全新繽智上我們不難看出傳統合資品牌關于“油電”平衡的一種產品布局:以混動技術鞏固現有燃油車基盤,同時創立新品牌或新產品序列,進而開拓純電市場。廣汽本田并不是首家走出舒適圈,開啟電動化的合資車企,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在大局未定的當下,為謀求持續領先而開辟電動車新戰場的海外品牌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