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不看好“造車新勢力”,因為他們都是“虧損王”
#誰是新能源車企虧損王#兩年前,小鵬汽車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第三家在美上市的國內“造車新勢力”。我曾就此評論:過去那么多新能源汽車“騙補”后,也沒造出什么真的新能源汽車來。
這幾年,“造車新勢力”的問題多多,如賈躍亭的FF,那就是三個傳銷媒介,還弄到美國去了。而"莆田系"云度新能源變"失信公司";被指“空手套取66億國資”的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遠遁美國;陸地方舟已經淪為被債權人拍賣的地步;康迪電動車在2016年爆發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中,被爆出存在嚴重的騙補行為。
(資料圖)
還有近三年銷售收入和利潤持續下滑,2017年資產負債率高達83%,康迪江蘇負債率高達92.3%;龐青年的青年汽車,等等,我真的不看好這些所謂的“新能源汽車”。
兩年前,特斯拉市值破6000億美元美元大關時,我也寫了個短評:
我一直在說,2020年應該算是“新能源泡沫元年”。不僅僅中國諸多新能源汽車終于沒有撐過去,也不僅僅中國未來、小鵬、理想這三大造車新勢力“泡沫十足”,連全球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也是“泡沫萬分”,股價飛漲,最高時竟然上漲了600% ,躍身全美前六大企業,馬斯克個人身價超過1300億美金,已超越比爾·蓋茨,成為僅次于亞馬遜CEO貝索斯的世界第二富豪。雖然我非??春锰厮估臐撛趦r值,但這樣的漲法過于“瘋狂”了,擔心一大批股民將會被割“韭菜”。
現在看看我兩年前的評論,應該是都說對了。
對于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國際上我只看重特斯拉,而國內未來十幾年能與特斯拉“扳手腕”的也唯有比亞迪。也就是說,我一直不看好被稱作“造車新勢力”的所有車企。沒有生產汽車的經歷,沒有廠房設備,僅憑所謂的技術,車沒賣幾輛就上市,明顯是在股市上圈錢嘛。
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三大代表性車企蔚來、理想、小鵬,都是持續多年的“虧損王”,而且都是“賣得多、虧得多”,這天底下哪有這么做生意的?
今天中國新聞周刊《新能源車企,誰是虧損王?》一文介紹,小鵬賣一輛車虧8萬,蔚來賣一輛車虧11萬,理想賣一輛車虧2.3萬?這樣的說法自新勢力企業開始賣車從未停息,如今愈演愈烈。賣的多虧的更多,成了當下新能源車企集體面臨的困境。
大家都虧損,但蔚來無疑是“虧損王”。該文報道,蔚來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交付31607輛,同比增長29.3%,實現營收130億元,同比增長32.6%,創下歷史新高。但是虧損規模則未見收窄,三季度凈虧損為41.1億元,同比虧損增長392.1%。
前三季度,蔚來實現營收332億元,同比增長26.6%,三個季度累計虧損87億元。按照wind預測,2022年全年蔚來營收或在535億元以上,但虧損也將再次超過百億元。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已超700億元,是目前造車新勢力中虧損金額最大的企業。
持續虧損的企業還能撐多久?這應該是所有人關心的問題。我相信,隨著傳統車企紛紛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造車新勢力”的處境將越來越困難,一旦金主支撐不了,就只能關門大吉,連被收購的價值都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