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記載的文獻開始,人類對于世界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江河湖海、萬物生靈都是我們探索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妖魔鬼怪,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自然科學,這些都是我們對自然的無知到認識,從無畏到敬畏的過程!
在自行車上哭過,在小汽車里笑過,為了探索速度而努力
(資料圖)
我們也是一樣,從呱呱墜地開始,用“嚎”打開第一嗓,就一直在給自己的無知買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離愁別恨都是對探索的結果。從“不知”到知道自己“無知”,這是一個漫長的經(jīng)歷。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精,這是探索后的結果。
在自行車上哭過,在小汽車里笑過,為了探索速度而努力
如何讓自己跑快點,大家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從自行車到汽車,從摩托車到火車,火車到飛機、動車高鐵,這里的每一步都是大家對自己速度的探索和渴求。當然,這里還有為科學獻身的明朝萬戶陶成道,這位先生可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元朝末年,陶成道以火器神技幫朱元璋奪得天下,朱元璋登記以后分封陶成道為萬戶。明朝開國不久的一天,陶成道將47支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上去,舉著兩個大風箏,然后讓人點火。他準備利用火箭上升的推力,和風箏的福利完成飛天工作。結果,火箭把他炸上了天。
在自行車上哭過,在小汽車里笑過,為了探索速度而努力
筆者沒有萬戶的本事和勇氣,也沒有飛天的夢想,但是對速度的追求卻跟大多數(shù)男同胞一樣,沒停止過探索。單車變摩托,摩托變汽車,這個過程我也在自己的的無知探索中付出了代價。
步行到單車,曾在自行車上哭過
我已經(jīng)記不清楚自己走路,學會跑的時間和過程,能記起來對速度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至單車。我也在自行車上哭過,也在自行車上嘚瑟過。
小學時候的我,最渴望的就是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能像部分的同學一樣騎著耍帥嗨起來。這樣的機會終于來了,三年級的時候,家里給我弄了一輛小自行車,滿足了我許久以來的渴望。
在自行車上的哭與笑。看起來操作很簡單的自行車,沒想到學習過程我就犯難了,沒有人輔助我就不敢騎。結果,我信了大人嘴里“你放心騎,我給你扶著呢”的鬼話,在摔了N次,哭了好幾次的情況下能蹬滿圈,好像順其自然的就學會了騎單車。后來的日子里,騎著我的座駕風馳電掣,表演“特技”,也就忘了自己如何哭的。
在自行車上哭過,在小汽車里笑過,為了探索速度而努力
單車變摩托,速度帶給我的成長
工作以后,開始接觸摩托車,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速度上的突破和迎面而來風聲呼嘯讓我徹底淪陷。當然,沉迷一件事是很危險的,我也一樣,就在前幾年因為“飆車”把自己摔得面目全非,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周才能活動。
在我躺在床上的一周時間里,想的最多的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社會屬性部分的責任該如何平衡,對于未知區(qū)域的探索我們也應該有所取舍。速度與激情雖好,自己的身體更重要。
在自行車上哭過,在小汽車里笑過,為了探索速度而努力
單車變汽車,享受探索速度的快感
今年,終于下定決心考取了駕駛證。這又是一次對速度新的探索,因為工具變了。從自己上次以后啥也不敢動走一步就熄火,到最后幾天教練狂喊“速度降一點,速度太快了”,手握檔桿,一言不合就想換高速檔,汽車的行進速度終于帶給了我樂趣。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呢?在我的探索過程中,察覺到的事“掌控”和“激情”。
這也直接導致了“真香定律”的再次應用,考駕駛證之前,信誓旦旦的吹牛我只是為了考個證,堅決不買車;到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思考我到底該買什么樣的車,哪個牌子?哪一款?是不是會考慮東風Honda全新XR-V ,這樣的問題幾乎天天糾結。
在自行車上哭過,在小汽車里笑過,為了探索速度而努力
僅是路人談人生探索
世界萬物是無止境的,知識河流是沒盡頭的,生命卻是有限的,短暫的生命在悠長的時間巷子里顯得渺小而孤寂。繽紛多彩的世界是讓我們生命變得絢爛多姿的最重要元素,無知的我們只有主動去認識世界,才能感受她的精彩。恰好,探索就是我們獲取精彩的最佳途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一句被我們大多數(shù)人知曉的名句,就是我在探索道路上的座右銘。我從單車變汽車,感受到對速度探索的樂趣,而你又在這世界感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