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級經濟師考試《高級經濟實務(工商)》模擬試題(二)案例分析題(3-2)
一、案例分析題
(三)據統計,從2012年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1.28萬輛增加到136.7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突破300萬輛,同比增長約1.5倍,市場滲透率超過12%,連續7年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93 168輛,同比暴增361%,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冠軍。比亞迪品牌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產鎳鎘鋰電池,通過將全自動化生產線進行分解,化解國外技術壁壘。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比亞迪鋰電池以成本優勢進入歐美市場。2001年,鋰電池市場占有率為世界第四,鎳氫電池分列世界第三和世界第二,穩居全球第一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地位。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比亞迪正式涉足汽車制造業,同年收購北京吉馳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316面市,但遭受沉重打擊。因此,比亞迪總結經驗,自主研發制造汽車并采用垂直整合戰略。比亞迪在電池領域多年積累形成的生產資料、核心技術、市場營銷、資金儲備、企業管理等龐大的資源,得以延續到汽車制造產業,組成整車的集成優勢。2005年,新款F3正式上市。2007年1月,F3單月銷量突破10 000輛。2008年,比亞迪整合了電動汽車上游產業鏈。在傳統的汽車產業鏈中,從模具、輪胎直到后視鏡,每個零部件都有現成產品,跨國巨頭主導技術標準,其他企業只需根據市場需求,設計、生產車型,然后銷售。比亞迪打破了這一規則,至少70%的零部件由比亞迪公司內部事業部生產。比亞迪不遺余力地鉆研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2009年,憑借領先業界的“三電”技術,比亞迪推出了全系列純電動客車產品,包括公交車和道路客車。“云軌”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后的第四個產業,也是繼太陽能、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之后的第四個綠色夢想,對于城市打造立體化交通、補充現有交通體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比亞迪成為中國首家100%擁有跨座式單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2016年10月13日,比亞迪“云軌”在深圳全球首發,以立體化交通模式解決城市擁堵與污染,進一步滿足城市需求,助力我國城市交通實現從“車輪上的城市”向“軌道上的城市”轉型升級。至此,比亞迪成為我國城市綠色交通的“全能選手”,為建設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的美麗中國而持續努力。憑借對研發和創新的持續投入,從為世界知名手機廠商生產電池,到收購國有汽車大廠進軍汽車制造,再到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設計、研發、生產,比亞迪快速實現了“三級跳”。比亞迪用了10余年的時間,攻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壁壘,在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及產品全鏈條生產后,比亞迪降低了對兄弟企業開放的門檻。
8、比亞迪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和企業組織管理的創新,結合案例,分析企業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之間的關系。正確答案:(共7分)管理與技術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管理創新不—定必然導致技術創新的出現。因為技術創新依賴于整個社會的技術環境和技術資源,技術創新有獨立于管理之外的因素。技術創新能否取得成功取決于技術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行為方式、投入各種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技術創新過程中的管理效率因素。管理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個平臺,使技術創新過程中的資源配置更有效率,為技術創新的方向和目的提出了具體要求。(3分)對企業而言,所有的技術創新都是在管理下實現的,任何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都是管理創新的結果,如價值工程( VE ),作為一種管理創新,其廣泛應用結果帶來了產出成本的下降和產品開發的新思路,引發了一系列的設計創新和產品創新。技術的創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企業管理提供了新的課題,激發了管理創新。如,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推動了企業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組織變革、新的商業模式運用等方面的管理創新。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可以描述為:管理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前提,沒有高效的管理,就不可能產生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為管理開辟了新的領域和局面,對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進了新—輪管理創新的出現,沒有技術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就沒有管理的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相互依存。(4分)
參考解析(1)不拘泥于文字表達,回答正確即可得分。(2)結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考試報名]全國高級經濟師考試時間報名時間一覽表[成績查詢]全國高級經濟師成績查詢時間與辦法一覽[真題答案]國家高級經濟師考試歷年真題與答案解析[評審條件]高級經濟師評審條件_評審政策_評審通知[培訓課程]最新高級經濟師考試高清視頻輔導課程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