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當長的時間,車圈一直流傳出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混動,另一種是其他混動”。如今,豐田卻被反超了。
提到混動技術,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豐田,曾幾何時,豐田旗下的卡羅拉雙擎銷量一直遙遙領先。然而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國產造車新勢力們從銷量到核心技術,不斷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其中在混動技術領域,比亞迪的DM-i技術早已名聲在外,甚至吸引到豐田主動合作。2019年,豐田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技術擔當正是比亞迪。
那么,在汽車的混動技術上,豐田混動為何不能先發制人?比亞迪是如何從“學生”變成“老師”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豐田混動技術
豐田最早著手于混動技術的研發,可追溯到1993年。
當時豐田成立了G21項目,致力于混合動力車型的研發。豐田創始人豐田喜一郎曾說:“每天改變一點,讓產品變得更好。”正是憑借這種匠人精神,4年后豐田成功發布了普銳斯車型,標志著豐田正式進入混動領域。不過當時普銳斯因為價格、市場、政策等因素,導致無法形成規模量產,豐田還是以燃油車為主。
直到2005年,可以說是豐田混動車型發展的元年。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環境和資源得到重視,汽車市場的政策開始傾向于混合動力的車型,正是這一風口,豐田的混動被捧上了天。豐田前后發布了4代混動動力系統,而且收獲了不錯的市場反饋。
目前第四代,暫時只應用于最新一代的普銳斯上。第三代THS混動系統,就運用在銷量不錯的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等車型上。
THS系統的核心是內置雙電機和行星齒輪機構的專用變速器,其變速器采用的是齒圈、行星輪、太陽輪的一套行星輪系,這套系統也是豐田當年申請混動專利的核心之處。其實豐田THS與本田i-MMD非常相似,驅動電機都是通過2級減速輸出,區別也就在于豐田則巧妙地采用了行星輪系。
那么豐田混動技術到底如何呢?
據了解,豐田從1997年開始在日本銷售普銳斯,歷時10年完成第1個百萬銷量,接著兩年時間實現第2個百萬銷量,而之后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第3個百萬銷量。從這組銷量數據來看,豐田混動技術是經受了市場檢驗的,作為混合動力領域近20年突破者和引領者的存在,比亞迪這個后起之秀又是如何實現超越的?
二、比亞迪混動技術
比亞迪研發混動技術,晚了豐田近7年時間,于2000年開始研究。
8年后推出第一代DM技術,首次裝車的F3DM,只是解決了比亞迪沒有混動車型的問題,控制策略還不錯,受制于硬件,市場口碑并不好。前不后比亞迪就推出了第二代DM,表現為中低速電池在電量充足時,電機獨立驅動車輛,低電或高速時,發動機直接啟動驅動車輛。技術迭代,加之綠牌政策以及網約車的效應,這一代秦DM在2015年上海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2015年比亞迪第三代唐DM上市,這次將電動機改為了三電機,還將傳統燃油車安裝的發電機改為BSG電動機,用來啟動發動機和車輛靜止時的怠速發電,并且在后橋上增加一套電機驅動后輪,將車輛改為了四驅,這也是比亞迪聞名于世的“”542”黑科技。唐DM這一代的設計市場反響不錯,甚至后來豐田榮放也采用了在后橋增加了驅動電機的設計。
2021年初比亞迪推出了DM-i混動系統,不同于前面的DM技術,這次的DM-i屬于全新設計,技術全球領先。那么,憑什么說比亞迪的混動技術已經從“學生”變成了“老師”?
三、比亞迪如何實現超越?
其實豐田和比亞迪的混合技術各有千秋。
豐田雙擎以燃油發動機為主,弱化了電機的作用,而比亞迪DM-i混動技術則強調以電為主,重點放在電機和電池、電控系統方面,弱化了傳統發動機的作用。相對來說,比亞迪車型電機功率較高,電池容量較大,可能長時間依靠純電驅動,大大弱化了發動機的作用,達到很好的節油效果。可與此同時,電池續航也帶來了麻煩,但隨著比亞迪電池容量的研發,純電續航能達到600多公里,這一優勢遠超豐田混動車型。
目前,豐田THS混動技術雖然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但與前兩代幾乎相差不大。到了第3代,只是將驅動電機的MG2傳動改為差速器間的鏈條傳動,以及運用了前面說的核心變速器。而第4代將雙電機改為平行布置,讓混動箱體更扁平,優化了空間。但是THS混動核心動力分配行星齒輪組的結構并沒有改變,可見豐田還是比較保守的。
而比亞迪敢于面對問題,不斷優化,這也是比亞迪的優勢所在。尤其是DM-i混動技術的研發,取得了很大的突破。DM-i由驍云-插混專用1.5 L/1.5Ti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DM-i超級混動專用刀片電池、交直流車載充電器等核心部件組成。另外在混動車領域,插電混動技術無疑又碾壓著單純的油電混動技術,而插電混動技術則體現在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三大件技術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成熟的扁線電機技術以及IGBT4.0技術對應解決了三大件技術問題,且全部自主研發,并經受了市場的檢驗,在某種程度上碾壓日系車企。
四、結語
另外兩個品牌的混合動力也做了取舍,比亞迪的混合動力,體現在帶給用戶的加速快感,而豐田則是做“該做的”,以節油效率優先。但實際上比亞迪不僅在在加速性能這個環節吊打豐田的混合動力車型,而且在工信部油耗的表現也不遜色于豐田混動。
總之,在汽車領域,誰能掌握核心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是先機。就目前來看,比亞迪已然成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標桿,短期內似乎很難有對手,足夠豐田這個曾經的“老師”追趕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