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里,大家都知道比亞迪在賣車這塊賣出了很好的成績,但對企業來說,賣車只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小部分,或者說銷量只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縮影。而比亞迪真正做了的事情,可能才代表未來的一些趨勢。所以MYAUTO有必要盤點一下比亞迪在過去的一年里都干了啥,哪些看起來更有意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燃油車停產 比亞迪“斷臂”騰飛
盡管造車新勢力如同雨后的春筍,但2022年的市場依舊是燃油車的主場。去年,即便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急劇擴張的趨勢下,燃油車的占比仍然接近四分之三,這說明新能源車市場的容量還是比較有限的。在這樣的態勢下,比亞迪率先停產燃油車,很多人是無法理解的。
但是從大趨勢來看,燃油車盡管市場龐大,但也免不了落日的黃昏。對于傳統車企來說,直接扔掉這塊到手的蛋糕無異于斷臂求生。而對于比亞迪這樣獨特的車企來說,可能是正當其時。MYUATO認為,當企業擁有了能夠構建核心競爭力的能力之后,往往換一條賽道就能夠成為新賽道的標桿。
黑科技加持 緩解冬季續航焦慮
對于電動汽車來說,冬季行車的續航里程是一件比較焦慮的事情。針對這些痛點,比亞迪在漢EV上實現了核心技術的新突破。
比亞迪“三電”系統自產自研,這是很多車企沒法比的。這能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低的能量消耗。除此之外,比亞迪漢EV還是一款“生電有道”的電動汽車,車型全系標配智能制動系統,能夠實現最多10%額外能量回收。
加速海外市場布局 高品質帶來高收益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新能源車企,比亞迪在海外建設了六大生產基地,業務拓展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百多個城市。這其中,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在歐洲占據了20%的市場份額,實現品類第一。
乘用車方面,比亞迪漢、唐及元PLUS在去年9月份登陸歐洲市場并于十月份亮相巴黎車展。比亞迪元PLUS的德國預售價為3.8萬歐元。比亞迪漢和唐的預售價為7.2萬歐元,價格不輸BBA。
另外,仰望品牌橫空出世,新車展示出更強大的功能和技術底蘊,銷量與品牌齊飛,這樣的比亞迪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國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