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降價,是特斯拉向國內的對手們舉起的屠刀。然而就在特斯拉降價之后不久,AITO問界即宣布,推出新年感恩回饋活動。
本月6日,特斯拉官宣降價消息。最初的一周,其他品牌無動于衷。一周過后的1月13日,AITO問界官宣調價,其中包括問界M5 EV的兩款純電版本,以及問界M7的舒適版和豪華版,總計4款,讓利最高3萬,最低2.88萬。
已經到來的2023年,對于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不是個好日子,因為“國補”將注定走入歷史。所以在這一個關口,AITO問界迎戰(zhàn)特斯拉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
(資料圖片)
上周日,四車道直播節(jié)目再度上演,汽車公社衛(wèi)金橋老師、天天汽車徐鋒老師、汽研社賀球輝老師,以及大眾侃車的郭登禮老師,四位大佬聯袂而來,一起侃一下——AITO問界懟特斯拉的,種種那些問題。
率先跟進的,為什么是AITO問界?
或者這個問題還能這樣問——自從本月初特斯拉宣布降價后,為什么第一跳出來懟上去的,不是比亞迪或者廣汽埃安?
畢竟2022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亞迪是占據頭牌位置的。雖然第二名上汽通用五菱主要靠一款薄利走量的五菱mini EV,但還有第三、第四位的吉利和埃安。
圖自乘聯會
至于你要問為什么特斯拉降價后首個公布調價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居然是AITO問界?其主要底氣,自然是AITO問界目前喜人的銷量。
截至2022年末,AITO問界系列累計交付已超7.5萬輛,刷新行業(yè)紀錄,更是在8、9、10和12月,實現了銷量破萬的成績。當然這其中的銷售主力,還是問界M5的4個增程款。
問界M5 EV純電版,是9月才上市的,至10月銷量達到了3315輛。通過整個車系平臺,其實際已經隨著今年來的規(guī)模化,開始體現出了成本優(yōu)勢。所以AITO問界系列,本身就有一定的降價空間的。
此外,目前AITO問界的主力銷售車型仍舊是問界M5,問界EV純電版車型價格大幅下調并不會令其“傷筋動骨”,問界M7利潤空間相對更大,自然也無傷大雅。
賽力斯智慧工廠的生產線
而相比AITO問界,目前比亞迪、吉利以及廣汽埃安的銷量雖然更加輝煌和耀眼,但多少有點船大頭難調的感覺。特別是比亞迪,由于其持續(xù)近兩年的需求量爆發(fā),導致其近期一直在竭力擴充產能。而其新增產能部分,目前尚未進入質量穩(wěn)定期,規(guī)模化還不能完全轉化為成本優(yōu)勢。相反,良品率下降等問題,以及擴產帶來的成本壓力,反而使其價格在去年一再上調。
無論是從實際成本角度,還是漲價又降價導致企業(yè)信用和口碑受損的角度,其沒有第一時間跟進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從上述視角來說,第一個跟進的是AITO問界,這個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最后我們還得反過來說特斯拉的事情。盡管許多人對特斯拉的降價都是“好、頂、贊”的態(tài)度,并將其吹噓為“良心企業(yè)”,但實質上特斯拉之所以降價,成本優(yōu)勢并非主要——畢竟成本降了是企業(yè)的事情,做生意本就是賺錢。
實際上,企業(yè)會把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降價發(fā)賣,原因只是因為它確實到了需要降價的時候。比如說特斯拉之所以降價,其真正的主因,是被中國市場“狠狠抽了一嘴巴”。
臨港超級工廠外,漸漸停滿的新車堆場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在國內特斯拉賣得最火的時候,交車等待時間往往需要一個月以上。那么在降價前呢?記得從2022年7月起,下訂界面顯示的交付時間就開始變短,到2022年10月末的時候,已經降低到了一周起。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今年臨港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春節(jié)假期,比國家法定還多兩天……
根據2022年全年銷量來看,比亞迪是特斯拉的4倍,而吉利和埃安都已經追趕了上來,銷量數據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所以自信點,特斯拉的壓力正是來自我們中國自己的汽車品牌!
同樣是降價,為什么都說AITO問界厚道?
盡管目前外界圍繞著AITO這個品牌,仍舊存在著一些爭議——其實這也在所難免,所謂“不遭人嫉是庸才”。然而單就本次“降價”而言,與AITO問界的操作比起來,特斯拉堪稱是個笑話級的反面典型。
特斯拉降價沖上熱搜之后,緊跟其后的就是老用戶的維權新聞。不少提車僅一兩周,甚至一兩天的用戶,直接血虧3萬多。當然,這種維權基本是不會有結果的。于是我們很快看到了“車主們維權無果,另掏7塊停車費”這類帶點哭笑不得黑色幽默的消息,緊隨其后沖上熱搜。
確實有不少人在挺特斯拉,說點什么“愿打愿挨”“買定離柜”之類的大道理。但仔細看來,都不是正理。首先,汽車本身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不但有車險要辦理,后續(xù)用車還要持續(xù)養(yǎng)護。這又不是去熟食店買只燒雞,不存在“離柜概不負責”之類的道理。更不存在什么類似燒雞店每天收攤前1個小時打8折銷售,你顧客“愿打愿挨”這種事。
實際上所有去過特斯拉門店的人應該都了解,其銷售是怎么“打雞血”式推銷的。而且由于特斯拉以前老是漲價、降價的,目前除極少數“有錢任性”的車主,基本是個人都要問幾句“你們最近會不會降價”之類的。而門店對近期的漲價、降價這些,真的就沒一點消息么?懂的都懂。
問界M5 EV純電版
所以故意隱瞞信息,甚至是誆騙客戶,這又算是什么呢?故特斯拉被人罵“收割韭菜”,這是絕對一點不冤的。
反觀AITO問界,在宣布降價后,也不用老車主們來鬧,就主動送上大禮包安撫老車主們——問界M5全系送2年基礎保養(yǎng),問界M5EV純電版和問界M7舒適版、豪華版首任車主延長質保至8年/16萬公里,并且贈送12萬AITO積分。
注意,這12萬分是可以當錢花的,相當于1.2萬實打實的人民幣。而整個禮包折算現金價值,差不多就是人民幣3萬塊,幾乎就是減去的車價。
這番操作,不由得讓人想到目前國內電商平臺在銷售家電和消費電子產品時的“保價”措施。縱觀整個汽車行業(yè),AITO問界這算得上是頭一遭,也當得起一個“厚道”的評語。當然而同樣的措施,這一次特斯拉是絕對不會去跟進的。
最后,汽車作為一種工業(yè)產品,降價是必然的,因為最終的實惠必須要落在消費者頭上。不管是汽車還是電子產品,制造成熟之后價格總會越來越低。越來越親民。
國家補貼,在一個產業(yè)立起來之前,是為了讓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不虧錢,能夠安心發(fā)展逐步壯大。然而有一天國家認為火候差不多了,把補貼取消了,這個時候產業(yè)內的企業(yè)去漲價,這其實就是標標準準的“耍流氓”。應該把優(yōu)惠落在實處,確保落在消費者手里。
單說降價這一點,特斯拉能做到,AITO問界也能做到。當然,降價是一方面,如何把事情辦得體體面面漂漂亮亮,特別是絕對不能整出國內移動運營商那種“老用戶不如狗”的操作,寒了老車主們的心,目前新能源車企之間比拼的,其實應該是這個。
日益茁壯的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
毫無疑問,目前這方面特斯拉打零分,AITO問界具體多少分難說,但肯定是極高的分數。至于其他車企,讓我們拭目以待。
縱觀汽車行業(yè)這幾十年的發(fā)展,總有品牌在消費用戶,次次被市場打臉,也有品牌是真正能做到“一切為了用戶”。大家要想明白,汽車不是快消品,他是陪伴車主、家庭數年的產品。好的用戶黏性,才能促進品牌成長。
大佬們交流的詳細內容,歡迎回看31期《四車道》侃車節(jié)目。
本次直播金句摘錄
汽車公社 / 衛(wèi)金橋老師
“特斯拉引起的降價風波,目前只有AITO問界跟進,后續(xù)或許會有更多品牌加入,價格戰(zhàn)誰也逃不脫。”
“AITO問界降價跟特斯拉完全不一樣,維護每個階段交付車主權益,體現對用戶的責任與擔當。”
“AITO問界降價遏制了新能源車企動輒就把供應鏈成本轉嫁到用戶身上的行為。”
天天汽車 / 徐鋒老師
“賽力斯汽車主動迎戰(zhàn)特斯拉,是亮劍精神,是中國企業(yè)對用戶的尊重。”
“電動車智能化是嚴重過剩的,堆配置性價比并不高。”
“相對理想汽車的小而美,賽力斯汽車更加長期主義,更有中國企業(yè)的格局與擔當。”
汽研社 / 賀球輝老師
“主動迎戰(zhàn)特斯拉,是中國品牌的自信,是賽力斯汽車的自信。”
“增程+純電的產品結構,給賽力斯汽車帶來市場利好。”
“降價不是說明產品力不夠,而是產業(yè)鏈優(yōu)化能力的證明。”
大眾侃車 / 郭登禮老師
“現代化制造能力、渠道能力、智能化帶來的市場機會是AITO問界降價的支撐。”
“把電車當對手是血海,把油車當對手是藍海,AITO問界降價明著是沖著特斯拉去,實際是沖著油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