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雷諾首席執行官Luca de Meo批評了特斯拉降價,聲稱降低電動汽車價格,這一舉措會破壞客戶價值,會損害消費者對汽車價值的信心。同時,他希望特斯拉繼續降價,最好降到零,雷諾將會保護其電動汽車的價值。CEO站出來懟特斯拉不講武德,固步自封的雷諾這是急眼了?
特斯拉就是一條鯰魚,到處攪動電動車市場風云。對于消費者來說,對特斯拉是既愛又恨的。一方面,特斯拉不斷降價后 ,以更低的價格買車,消費者樂享其成。另一方面,不斷降價也讓傷了消費者的心。剛買的新車,沒幾天就降了幾萬塊,擱誰那心里都堵得慌。
對于傳統車企來說,大多應該是雷諾這樣的心態。雷諾現在什么狀態?日產貢獻了“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一半以上的收入,雷諾被稱作是“光吃不做”的角色,反而利用日產技術延伸了不少車型。雷諾Ampère電動汽車部門不僅需要日產資金支持,可能還需要汽車工程的援助。
在電動車技術上遲緩,更不具備規模化的主動權,所以對于習慣了燃油車定價的雷諾來說,頻繁降價無疑是打亂了節奏,而且會造成不小的損失。但是,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后,對于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促進是顯而易見的,大家不應該共同維護一個小盤子,而是努力一起將盤子做大。
關鍵是,不斷降價的特斯拉在2022年賺的“盆滿缽滿”。特斯拉2022財報顯示,1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55億元),平均日賺2.3億元,凈利潤直接翻了一番還多,每天兩個“小目標”還多的凈利潤讓不少電動車企望洋興嘆。而且,在中國市場還建了1萬個充電樁。特斯拉保持了高銷量和高利潤,正是源于不斷降低成本,以及新技術不斷推出。
電動車的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幾個人共同維護的,電動汽車本身就是一種打破桎梏,創新發展的一次嘗試。汽車產業的發展,以來的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及不斷擴大的規模效應,特斯拉以價換量,以規模換盈利是其一種生存方式。不同的車企有不同的戰略,像是比亞迪就是采取了不同的路線,以混動車型不斷蠶食燃油車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