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級統計師考試《高級統計實務與案例分析》備考: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
第八章 國民經濟擴展核算
一、 資源環境核算資源環境核算是將資源環境等因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中,通過描述資源環境狀況及其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經濟系統與資源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為全面認識資源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重要基礎信息。
(二)環境核算環境核算包括環境保護支出核算、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兩部分。
2、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污染物產生好排放實物量核算表反映各種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體廢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表的主欄為三次產業和住戶,表示污染物的來源,賓欄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類別。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測算:污染物指進入環境后會對人類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危害的物質,包括大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水污染物 (如化學需氧量)和固體廢棄物(如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等。廢棄物指經濟體系在生產、消費或積累過程中丟棄、泄露或排放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可以從產生和排放兩個節點上測算污染物。產生量指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則指排入環境的污染物。二者之間的差別是污染物的處置,可能由產生者自己處置,也可能由專門的污染處置單位(如污水處理廠)處置。經過處置后,污染物可以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或降低濃度,實現“達標”排放, 直接減少對環境的排放。
[考試報名]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名入口[成績查詢]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查詢入口[真題答案]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考試政策]高級統計師報考條件|免考條件|考試科目[培訓課程]最新高級統計師資格考試高清視頻輔導課程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