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的雪與南方的雪在水汽條件、含水量、暴雪的致災性和降水相態(tài)預報難度上存在著不同。
【資料圖】
2、具體解釋如下:水汽條件不同。
3、北方水汽條件不如南方好。
4、因為冷空氣是干冷的狀態(tài),干冷空氣與濕暖空氣相遇才會產生降水。
5、北方有些地區(qū)可能雪很深,但積雪往往是多場降雪累積而成的。
6、而南方不缺濕暖空氣,因此通常一下雪就下很大,20毫米降雪在南方就是“小case”。
7、2、含水量不同。
8、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狀如鵝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實并不高。
9、南方通常是濕雪,形態(tài)不大,但含水量大,積雪是“壓實”的狀態(tài)。
10、因此,在南方,10毫米的降水轉化為降雪可能不到10厘米。
11、不過,我國的降雪預報預報的并非積雪深度,而是降水量。
12、降水量與積雪深度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積雪深度還取決于地表溫度會不會導致雪融化等。
13、3、暴雪的致災性不同。
14、致災性與抗災能力有關。
15、冬季北方降雪是常態(tài),因此任何建筑,哪怕是臨時建筑,都要考慮承壓能力。
16、如果基礎建設沒有考慮降雪因素,降雪致災性便會加大。
17、就設施農業(yè)而言,要么將設施做堅固,要么在有積雪時去除雪。
18、當農戶既沒有考慮設施的積雪承載力,又不在產生積雪時采取預防措施,就必然遭受災害。
19、對于暴雪,北方有相對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南方在應對暴雪時,可能存在掃雪除冰設備原料、人力等方面資源儲備不夠的問題。
20、4、降水相態(tài)預報難度不同。
21、只不過冬季南方降水相態(tài)在多數(shù)情況下都十分復雜,雨、雪、冰粒、霰以及混合態(tài)的雨夾雪這幾種相態(tài)都有可能出現(xiàn)甚至同時存在,還可能在數(shù)小時內發(fā)生連續(xù)轉換。
22、對于某一次過程,無論是降雨還是降雪,亦或是雨夾雪,其降水量級是一樣的。
23、擴展資料:在南方很少下雪的地方,對預報員來說,一旦降雪就是個不小的考驗。
24、比如在廣東,可能有人幾十年甚至一輩子也沒有真正見過雪。
25、對于北方預報員而言,需要關注相態(tài)預報的時間可能不會那么多,但他們還需要考慮弱降水過程的預報。
26、2、災害的形成與自身應對能力有關。
27、天氣本身不是災害,天氣作用于人的活動產生的破壞才叫災害。
28、如果人的應對能力相對較弱,天氣與人類活動產生了交叉,造成了人應對不了的損失,便形成災害。
29、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下雨,下雪,誰說了算?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雪南方的雪很柔美,很飄逸,是所有少女的最愛,而北方的雪凜冽,飽滿,少了份詩意,多了份實在!北方的雪可以毫不喘氣兒的下上整整一星期,讓人在不覺中染上一種感傷,可以靜靜地對著窗外的雪駐足良久,思緒就像飛揚的雪花一樣綿綿不斷,在心里不斷的懷念過去,思索現(xiàn)狀,祈禱未來...至于形狀,南方的雪結晶小,落地易融化,多是透明的,而北方的雪結晶大,更潔白,不易融化.南方的雪所含的水分應該比北方的多吧,和氣候有關系.北方的是鵝毛大雪,大片頭片的輕輕飄下來,比較輕,小小的風都可以吹跑。
30、南方的是米粒小雪,象白糖形狀的小冰激凌,比較重,一般風吹不動。
31、南方的雪是飄著的,北方的雪連帶著冰雹砸下來的。
32、南方的雪蒙上一層就很難得了。
33、北方的雪,車輪子陷進去就拔不出來南方的雪落在水面上就會融化,北方的雪能把河流湖泊凍得嚴嚴實實,在鋪上一層北方的雪與南方的雪在水汽條件、含水量、暴雪的致災性和降水相態(tài)預報bai難度上存在著不同。
34、具體解釋如下:水汽條件不同。
35、北方水汽條件不如南方好。
36、因為冷空氣是干冷的狀態(tài),干冷空氣與濕暖空氣相遇才會產生降水。
37、北方有些地區(qū)可能雪很深,但積雪往往是多場降雪累積而成的。
38、而南方不缺濕暖空氣,因此通常一下雪就下很大,20毫米降雪在南方就是“小case”。
39、2、含水量不同。
40、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狀如鵝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實并不高。
41、南方通常是濕雪,形態(tài)不大,但含水量大,積雪是“壓實”的狀態(tài)。
42、因此,在南方,10毫米的降水轉化為降雪可能不到10厘米。
43、不過,我國的降雪預報預報的并非積雪深度,而是降水量。
44、降水量與積雪深度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積雪深度還取決于地表溫度會不會導致雪融化等。
45、3、暴雪的致災性不同。
46、致災性與抗災能力有關。
47、冬季北方降雪是常態(tài),因此任何建筑,哪怕是臨時建筑,都要考慮承壓能力。
48、如果基礎建設沒有考慮降雪因素,降雪致災性便會加大。
49、就設施農業(yè)而言,要么將設施做堅固,要么在有積雪時去除雪。
50、當農戶既沒有考慮設施的積雪承載力,又不在產生積雪時采取預防措施,就必然遭受災害。
51、對于暴雪,北方有相對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南方在應對暴雪時,可能存在掃雪除冰設備原料、人力等方面資源儲備不夠的問題。
52、4、降水相態(tài)預報難度不同。
53、只不過冬季南方降水相態(tài)在多數(shù)情況下都十分復雜,雨、雪、冰粒、霰以及混合態(tài)的雨夾雪這幾種相態(tài)都有可能出現(xiàn)甚至同時存在,還可能在數(shù)小時內發(fā)生連續(xù)轉換。
54、對于某一次過程,無論是降雨還是降雪,亦或是雨夾雪,其降水量級是一樣的。
55、擴展資料:在南方很少下雪的地方,對預報員來說,一旦降雪就是個不小的考驗。
56、比如在廣東,可能有人幾十年甚至一輩子也沒有真正見過雪。
57、對于北方預報員而言,需要關注相態(tài)預報的時間可能不會那么多,但他們還需要考慮弱降水過程的預報。
58、2、災害的形成與自身應對能力有關。
59、天氣本身不是災害,天氣作用于人的活動產生的破壞才叫災害。
60、如果人的應對能力相對較弱,天氣與人類活動產生了交叉,造成了人應對不了的損失,便形成災害。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