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特斯拉打響了新年車市價格戰的第一槍,1月國內銷量創歷史新高,達到了6.6萬輛,同比上漲10.3%,環比增長18.3%,面對特斯拉的降價,同為新能源銷量頭部的比亞迪,通過新增車型的方式變相降價,此外經銷商處的大幅優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銷量。之后,降價潮不斷升溫,部分新能源及新勢力車企也都紛紛卷入了混戰。
(資料圖片)
3月6日,一張“湖北政企綜合補貼”的優惠海報引爆車圈,以東風系車企為代表的大幅降價隨后展開,售價21萬元的東風雪鐵龍C6,綜合優惠后只有12萬元,一時間成為了網紅車。自此,官宣參戰的車企絡繹不絕,近50個品牌通過直降、補貼與保價等多種形式參與到價格戰。
盡管短期大幅降價可以帶動車企銷量,但是對于以價換量帶來的品牌價值下跌等問題,也會逐步顯現在后期銷量上。有些“參戰”企業更是以“低價”來誘導用戶到店,宣傳大于成交。隨著價格戰的越演越烈,部分消費者也從一開始的蜂擁而上,轉變為持幣待購,逐漸趨于理性化。不可否認,集體降價最終受益者是消費者。但是從企業角度,如何在保證自身產品價值的同時,提升產品力并讓利給消費者才是這道題的正解。
3月16日,極氪001推出“產品力限時免費升級包”,并同步推出“限時汽車分期貼息”權益,2023款極氪001產品價值綜合提升了最高8萬元,一場以產品“價值”代替“價格”的戰役就此展開。深處過度“內卷”的大環境下,極氪沒有盲從跟風降價,而是從產品價值與用戶體驗出發,不斷向上進階產品力,以產品“價值”守住用戶利益。
作為SEA浩瀚架構首款原生純電豪華獵裝車,極氪001不僅創造了新勢力品牌首年生產速度紀錄,更是以“極氪速度”提前超額完成了7萬臺的交付目標,持續引領高端智能純電品牌“第三賽道”。同時,極氪001平均大定訂單金額超過33.6萬元,刷新中國豪華純電品牌價值新高,蟬聯3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冠軍。
自2023年1月1日,全新2023款極氪001推出以來,將電吸門、Monaco NAPPA真皮座椅、全車電動調節座椅等諸多豪華車配置定為全系標配,堪稱30萬級純電豪華配置最頂。再加上此次“產品力限時免費升級包”等權益的推出,極氪001綜合產品力將進一步擴大。
以入門級的WE版車型為例,用戶獲贈的2萬元限時“隨心卷"選裝基 金可選包括21寸輪轂、YAMAHA音響、冬季溫度包等在內的外觀、內飾和選裝包項目,全系車型均可免費選裝價值6千元的極境藍外觀。
如果用戶選擇價值2.8萬元的高性能空氣懸架套裝,配合2萬元限時”隨心卷“選裝基金,相當于30.8萬元即可獲得帶有CCD電磁減震和空氣懸架的高配版車型,操控質感又升了一個臺階。
此外,3年0息或5年1.99%低息年費率的金融貼息權益,極大降低了用戶享受豪華純電車型的門檻。
用戶如選擇YOU版車型,憑借“產品力限時免費升級包”,最高可獲得價值8萬元的配置和權益提升,包含3.5萬元的Z-Sport運動進階套裝+3.3萬元的金融貼息(5年1.99%低息年費率)+1.2萬元的一次性充電極分補貼。
此次”產品力限時免費升級包“不僅覆蓋3月16日9:00至6月30日24:00新下定的用戶,3月16日9:00前已下定未排產的用戶也可享受,同時針對3月16日9:00前已提車用戶給予10萬極分回饋,可以說,極氪對于新老用戶的利益都有考量和兼顧。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不斷”內卷“的大環境下,作為一個剛剛成立不到兩年的新能源車企,便以”極氪速度“迅速成為了行業內的一匹黑馬。從行業首個8155免費升級方案,到首家開啟退定渠道車企,從23款豪華配置全系標配,到老用戶10萬積分補貼。可以看到,極氪始終在圍繞著產品力與用戶體驗做事情,這對于新老車主來說,極氪”寵粉“并不是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
截止到2月12日,極氪線下門店總計超過了270家并躋身第一梯隊,創新勢力建店最快速度。自2021年9月5日首家門店建成以來,平均每兩天建成一家店,包括極氪中心、極氪空間、極氪交付中心等多種門店類型,為用戶提供看車、體驗、交付等多項服務。
在補能體系上,ZEEKR Power自建充電站累計布局全國118個城市,630多個站點。極氪APP接入的第三方充電網絡已覆蓋全國344個城市,近43萬個充電槍,其中覆蓋高速服務區站點超過了3000個,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補能服務。
在產品方面,2023款極氪001產品力全面提升,極氪009如期開啟交付并持續完善產品線及產品迭代,不斷踐行“爆款”戰略,再創中國豪華純電品牌交付速度記錄。同時,第三款產品新奢全能SUV—極氪X也正式官宣,未來將殺入20萬元級純電市場。
誠然,近期的“價格戰”在短期內讓企業獲得一些銷量,不過一味的比拼價格,最終會導致“兩敗俱傷”。對于極氪來說,以提升產品價值取代單一的降價,開放退定通道將自主權還給用戶等一系列的舉措,為這個過度內卷的車市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路。用戶與企業之間不僅僅是一臺車,通過車衍生出的信任與責任同等重要,唯有獲得了用戶口碑,才是真正意義上贏得了這場“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