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澳大利亞的領先汽車制造商,豐田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 電動汽車技術還不夠成熟,而混合動力汽車才是目前更實用的解決方案。
(資料圖)
豐田澳大利亞的銷售總監 Sean Hanley 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支持政府制定的限制汽車排放和促進低排放汽車進口的燃油效率標準,但是單純依靠電動汽車是“過于簡單化”的。
他認為,如果只推廣零排放汽車,那么數以百萬計的澳大利亞消費者將沒有合適的選擇,因為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款電動汽車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現在還為時過早,目前澳大利亞市場上有哪款電動汽車能夠拖著 2.5 噸的重物行駛 600 公里?沒有,不存在。如果我們只轉向零排放汽車,你要怎么跟那些拖著房車、用車工作、在農村或者礦區開車、需要超過 200 或 300 公里續航里程的澳大利亞人說?”Hanley 說。
Hanley 同時澄清, 豐田并不反對電動汽車技術,他還透露,豐田將在今年年底在澳大利亞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但是,他堅持認為,混合動力汽車仍然是目前更合理的選擇。
“我們已經跟政府溝通過了,我認為我們代表了成千上萬無聲的澳大利亞消費者的聲音,他們用車來休閑、拖運和做很多其他活動。我知道有些游說團體指責我們試圖阻止、阻礙或者拖延電氣化進程,但并不是這樣,我們只是反映了市場的真實情況和現實。”Hanley 說。
IT之家注意到,豐田高管的言論引起了電動汽車倡導者的回應,電動汽車委員會首席執行官 Behyad Jafari 表示,電動汽車技術已經在很多其他國家證明了自己的成功,并且在澳大利亞也越來越受歡迎。
“當我們聽到這些論點時,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汽車公司的經濟利益。 有些企業沒有花時間開發電動汽車,他們對這個問題沒有足夠的了解。”Jafari 說。
綠色和平組織的活動家 Lindsay Soutar 則認為,澳大利亞人不會再接受較弱的汽車污染標準或者延遲采取行動了。Soutar 指出,豐田推崇混合動力汽車的論點也 會讓消費者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依賴化石燃料。
“豐田在純電動汽車上拖了后腿,選擇了推廣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這些技術會讓消費者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付出化石燃料的代價。在 2023 年,面對氣候和生活成本危機,還推銷汽油車,這是可笑的,澳大利亞人不會被說服的。”Soutar 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 4 月 16 日,豐田全球首款純電轎車 bZ3 上市,并于 25 日開啟交付。
該車采用比亞迪刀片電池,最高續航 616km,售價 16.98 萬元起。
公司前腳推出了電動汽車,高管后腳聲稱電動汽車技術不成熟,對此,有IT之家的網友戲稱: 明白了,豐田的電動車技術不成熟。
就當下國內電動汽車領域而言,劃分為 純電、混動、增程三大陣營,其中純電車型是多數車企發力的重點。
并且即便是以混動技術聞名的比亞迪,依然具有多款純電車型;當下專注于增程的理想,也將在未來推出純電車型。
不知國產新勢力看到豐田高管的言論,會有何感想。
另外,今天還更新了幾條重要內容:蘋果“電池門”雙標,微軟“砍刀部”出手,防范 192 電信詐騙方式, 大家點擊下方卡片即可查閱 ↓↓↓
諾基亞當年也覺得塞班比安卓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