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學時期,作為長期包攬最后兩排座位的“后進生”,擎哥最“合不來”的,倒不是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也不是那些成績好又討老師家長喜歡的同學,而是那些成績又好老師家長又喜歡還深得女同學們厚愛的“六邊形戰士”,讓人嫉妒得質壁分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如果把以上這個邏輯放到目前中國的汽車市場上,比亞迪應該就是目前和大家最“合不來”的那個“六邊形戰士”。作為第一個全面新能源化的品牌,比亞迪不僅在純電市場風生水起,面對那些依舊對內燃機情有獨鐘的用戶,也用一套DM-i系統帶來了駕乘體驗更折中、燃油經濟性更有優勢的選擇。
原本僅僅是這樣,比亞迪就足夠讓友商們“頭疼”了,更何況進入2023年旗下各種車型“冠軍版”接連上市,“油電同價”的口號越喊越響亮,其搶占市場的雄心與實力進一步凸顯,幾乎讓人毫無招架之力,并且把戰火從A級點到了B級市場。
5月18日,比亞迪漢DM-i冠軍版的上市當屬又一個“里程碑”式的關鍵節點,新車價格區間為18.98萬元~24.98萬元,比2022款車型下降了2.8-4.2萬元。比亞迪終端的優惠政策大家都清楚,趨近于無,全新車型的上市貨真價實的將準入門檻大幅度降低,和那些老牌合資品牌的B級車們針鋒相對,比如指導價格為17.98-26.98萬元的豐田凱美瑞,以及指導價格為16.98-25.98萬元的本田雅閣。
面對他們,比亞迪漢DM-i冠軍版的優勢首先體現在體型上,因為雖然搶著B級車的市場,但從車型定位而言,比亞迪漢DM-i冠軍版屬于中大型轎車,也就是B+和C級,車身尺寸達到了4975x1910x1495mm,軸距為2920mm。而凱美瑞軸距為2825mm、雅閣軸距為2775mm,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不管你再怎么優化發動機艙獲得更大車內空間,抑或是空間魔術師最大程度利用空間,在接近一百多二百毫米的軸距差面前,他們的實際空間都比不過比亞迪漢DM-i冠軍版。
第二個優勢在于其可油可電可上綠牌的動力總成,并且隨著漢DM-i冠軍版的上市這份優勢被進一步放大。怎么說?首先漢DM-i推出了200km純電續航的版本,起售價23.98萬元,與121km版本打出了優勢更大的組合拳,而此前的漢DM-i的走量款車型全是121km純電續航的版本,要想擁有242km純電續航,那價格就再28萬往上,準入門檻很高。
別小看這200km的純電續航,他剛好能夠覆蓋絕大部分人一周的上班通勤距離,即便家里沒有充電樁,周末去喝咖啡、逛商場的時候充一次電,就能擁有一周幾乎“不要錢”的純電通勤,成本低的同時還能享有安靜、平順的電驅體驗,誘惑力相當大。
此外比亞迪漢DM-i冠軍版搭載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9馬力,單電機提供兩種動力儲備,最大功率分別為197/218馬力,峰值扭矩分別為316/325牛米,百公里加速均為7.9秒。在動力儲備和加速能力上,均超過了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的純燃油和HEV混動車型。而最低荷電油耗為4.2L和4.5L/百公里,也讓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的HEV混動版黯然失色。
第三個優勢在于越級的機械素質,就像上文提到過的,比亞迪漢DM-i冠軍版屬于越級“碾壓”,而這個越級不僅體現在尺寸上,在對駕乘體驗息息相關的懸掛系統上也得到體現。全系標配FSD可變阻尼懸架系統與鋁合金多連桿,二者的完美搭配,使其可以靈活適應復雜多樣的路況,帶來舒適乘坐感受,提升車輛的駕駛樂趣。同時前段時間風很大的云輦系統也強勢介入,部分車型已搭載硬件,可選配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并在年內實現OTA升級。
云輦-C由高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電控減震器,云輦智算中心組成,能通過控制減振器電磁閥調節阻尼,實現懸掛“軟、硬”之分,比如當傳感器檢測到前方有減速帶,就會按照預設的程序把懸掛“變軟”來降低顛簸,而路況較好、車速較快時懸掛會變硬,提高平穩性。
對比傳統CDC對路面的掃描頻率一般是100次每秒,響應時間在10ms以上,云輦-C的掃描頻次可以達到上千次每秒,阻尼調節速度可以達到毫秒級,整套系統工作更積極、介入更主動、同時反應更迅速,什么雙叉臂多連桿,在云輦-C面前都是弟弟。
以上這幾部分的優勢,大多數是漢DM-i冠軍版所獨有的,但即使撇開冠軍版的出現,比亞迪漢系列在B級車市場的勝利,也已經可以從2022年的銷量體現出來,274015臺的年總銷量,領先于凱美瑞、雅閣、帕薩特等一眾產品,在國內B級+C級細分市場上位列第一。
畢竟更低的用車成本、更科幻大氣且貼近年輕人的外觀,和更豐富、好用的全套智能化配置,就足以讓比亞迪漢在B級車市場里大展拳腳,冠軍版的上市算是又來了一拳重擊。
回望過去的兩年,比亞迪在品牌影響力、技術實力和銷量上,都呈現出全面上升的趨勢,今年前四個月的單月和總銷量也遙遙領先,在各個細分市場打破合資品牌壟斷擁有了市場和技術的話語權。能夠做到這些,適時切中新能源的賽道是一方面,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高端技術的普及,當然還有以用戶出發,能夠切實提升消費者駕乘體驗和用車痛點的技術亮點,則是比亞迪旗下產品更具優勢的地方。
不僅是B級車,如今隨著各個細分市場被比亞迪全面發起進攻、隨著比亞迪自身品牌向上的戰略發展,相信更多的合資品牌會進一步感受到息關生死存亡的莫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