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一路高歌猛進的比亞迪,收割的時候到了?
近日,保養價格體系持續了5年的比亞迪,對旗下車型保養價格進行了上調。據了解,此次保養價格上調涉及的車型包括比亞迪宋、秦、漢系列混動車型,以及部分純電動車型,漲幅根據所在城市和車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部分車型的保養價格上漲幅度甚至高達50%。由于事關自身利益,所以此次保養價格上調引發大部分比亞迪車主不滿。
(資料圖片)
車主為何不滿?
比亞迪在輿論初步發酵后,迅速做出了回應。根據比亞迪官方說法,保養費用上調的核心是“工時費上漲”,上調的比例是一線城市高于二線城市,二線城市高于三線城市。但記者認為,就目前的大環境而言,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通俗地說,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局面,人工費用還能上漲?這似乎不太符合邏輯。
而對比亞迪不熟悉的人可能會說:“覺得貴,那就不去比亞迪4S店,去別的地方保養不就行了?”
實際上,事情并不是這么簡單就能解決的。比亞迪旗下車型均支持首任車主“三電”終身質保,但是需要滿足的條件之一便包括要通過官方渠道對車輛進行保養和維護。但如今,比亞迪突然全面上調保養價格,用戶只能被動接受。
有部分車主表示,為了終身質保,就等于被比亞迪綁架了。其他品牌汽車可以去授權店保養,而比亞迪沒有授權店,只能去直營店。原本購買這輛車是為了省錢,現在看來,根本省不了多少錢。
此外,比亞迪此次價格調整前并未發表聲明,而是選擇了悄悄漲價。這也是引發車主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迅速深入各大廠商,“得用戶者,得天下”,比亞迪的高層也經常強調這一點。不過,這次悄悄漲價顯然和這一理念背道而馳,甚至可以說,是對用戶的“傲慢”之舉。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為了這個終身質保,只能任由比亞迪漲價。如果以后再漲價,他們只能被迫接受,這樣的結果難免讓車主心生反感。
“零整比”處于較低水平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比亞迪偷偷漲價,但保養價格在行業中仍然具備優勢。在官方保養價格調整前,以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為例,兩者的官方價格分別為14.58萬元、17.78萬元,保養周期為一年/7500km/HEV里程達5000km,小保養價格僅325元。而同級別中國品牌長城、吉利、長安的小保養價格為503~688元;豐田、日產、本田品牌同級別產品的保養價格為536~619元。
此外,中保研2023年的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的零整比最低,僅為180%。華晨寶馬則以726%的零整比奪得“冠軍”。也就是說,如果把一輛寶馬車所有的零件全部換一遍的話,消費者要花7倍于購車價格的費用。零整比是衡量汽車維修經濟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它是整車所有裝車配件的價格總和與整車指導銷售價格的比值,不包括維修過程中的工時費,零整比越高,維修成本也越高。
從這一結果來看,比亞迪在汽車維修保養方面仍然處于“性價比之選”的范疇。不過,日后比亞迪是否還會進一步“收割”,還要交給時間去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