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arakush
(資料圖)
5月,主流合資大廠正在回魂。
比如上汽通用汽車,當月銷量達到9.2萬輛(含出口),同比上漲10.8%,環比上漲15.0%,實現雙二位數增漲,繼續著4月的勁頭。
旗下三大品牌整整齊齊向好向上。
中流砥柱別克同環比雙增,并且銷售結構感人,中高端占比提升至73.7%;金橋太子凱迪拉克保持增長,轎車和SUV各有CT5、XT5拳頭產品;青春小伙雪佛蘭也在穩健爬升,科魯澤、星邁羅反饋不錯、表現可期。
上汽通用幾乎憑借一己之力,carry美系合資品牌份額來到8.1%,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是同期三大系中唯一實現份額擴張的陣營,成為近五年合資頹廢畫風里的一抹復興亮色。
主流合資苦銷久已。
尤其過去三年,新能源成為拉動增長的主力引擎,主流合資仿佛被無情甩到時代的邊緣。
對比反應迅猛的自主品牌,通過快速上新上量,輕取增量空檔,自2021年起加速滲透,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等等大廠崛起成為整體市場龍頭;
主流合資推出節奏太慢、產品太拉,無論關鍵技術還是產品體驗都不占標桿地位,而在產業鏈切換的過渡期,往往也無法發揮出固有的體系與規模優勢。
老兵不死,它們只是逐漸下頭,是外界對于合資老牌汽車的普遍印象。
然而對于老兵本兵來說,市場競爭從來不是一把、兩把決勝的梭哈,而是一場無限戰爭。只要沒有離場,就不存在失敗,而只有短暫的挫折。關鍵在于,每一個被迫低頭的日子都不允許被辜負,而是不斷成長,找到正確扭轉命運的出路。
經過一輪調整,上汽通用汽車已經率先見到努力的成果。
翻盤說來就來
對于上汽通用來說,他們首先反思的是,出路是否只有復制all in新能源這么一條。
傳統自主品牌以及新勢力品牌,以過去三年的瘋狂生長,確實證明重注的高回報;但是主流合資如法炮制,則相當于高位自殘、搬石砸腳。
一來,其既有陣地更在油車市場。我們不能粗暴地將其理解為急需淘汰的“歷史包袱”、轉型過渡的“沉默成本”。盡管油車份額正在被擠占,但是依然占據市場七成大頭,擔當市場基盤。它或許不是趨勢奔赴的未來,卻是不可避免的當下,是真實存在的市場需求。
二來,隨著新能源滲透率深化,逐漸由一二線城市推廣至內陸、北方、下沉鄉縣區域,我們會發現新能源車和油車不是簡單對立或先進/落后技術垂直替換的關系,至少短期內還不是。
比如我國北方地區,氣候剛毅,油車自帶發動機熱源,提供魯棒性更強的冬季駕駛體驗,更適應當地鋤弱扶強的環境,因此該地區直到現在仍顯見地是新能源車尤其純電車的洼地。
再比如下沉鄉縣存在廣泛地個體戶、小業主、自由職業者等用戶,他們的用車場景復雜、購買力差異大,需要成熟、可靠、力強、多元、高性價比……什么都要的油車產品。
這意味著中短期油車仍舊承擔不可脫鉤的民生屬性。在自主大廠已將資源傾斜向新能源車,油車基本盤成為主流合資的市場機會。
而如何抓住基本盤,關鍵是去抓住主要矛盾。事實上,在新能源車大爆發之前,主流合資產品就已受到入門豪華車型以及高端自主車型的腹背摩擦。所以主要矛盾,不是能源矛盾,而是滯后的產品體驗和起飛的消費需求的矛盾。
因此,二季度我們看見頓悟的上汽通用,祭出“科技普惠、油電同享”的大旗,并且橫貫三個品牌進行油車產品的煥新,包括別克君越、凱迪拉克CT6等等明星燃油車型,被二創出全新一代的產品力。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個方向:
一是把握消費者感知升級的核心,并非能源形式,而是數字化和智能化。后者至少目前,不分油電,均可拉齊至同一水平。
比如在5月上市的全新一代別克君越上,搭載高素質EYEMAX 30吋6K屏,分辨率達到6008×934,可以呈現10億種色彩,自帶高級感的微曲面,支持多點觸控、防眩光、且防指紋。
匹配硬件拉滿,8155芯片+5G通信,提供現代的卡片式界面,流暢的交互體驗,以及整車系統多模塊OTA并行刷新能力。賽博風情層面,已經看齊主流智能汽車。
此外,君越還配備eCruise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提供14項L2級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頂配艾維亞車型還提供APA自動泊車,實力碾壓同級德系日系。
同樣的操作復刻在凱迪拉克。5月發布的三款全新CT6、XT4和GT4,主打一個“985”概念,搭載的是33英寸9K超視網膜屏、匹配8155芯片和5G通信;CT6還搭載Super Cruise輔助駕駛,和本品牌純電動天花板車型銳歌完全對齊,實現油電無差。
二是,重新校準市場價格,極大地克制了過去作為合資大廠對于溢價的膨脹慣性。
比如君越,售價17.99萬-23.99萬元,不僅入門親民,艾維亞頂配甚至相當于老款中配價格。并且是足秤地用B級價格賣出C級價值,而非削減能力曲線降價。
比如座椅,采用Moli高級北美上等公牛皮皮面,前后排座墊長度分別達到同級領先的505mm和482mm;頂配更是配備前后排加熱、吸式通風、按摩、副駕老板鍵和后座智控。此外,君越全系標配ANC主動降噪。市場反饋證明煥新價值。君越5月銷量4338臺,并且訂單仍在持續爬坡中。
這不僅是彰顯能屈能伸的謙卑態度得到短期報償,更重要的是人間清醒,對于市場格局和自我定位及時進行重新認識。
今天合資和自主,在品牌層面不再一如二十年前那么涇渭分明,因此只和合資圈地自萌、進行比下有余的對標較量,既過時也不得要領。要投身于時代,敢于和最火熱的產品進行最貼身的較量,才能做出消費者的價值痛點。
凱迪拉克也是如此。
比如CT6,換裝設計、矩陣式大燈等,全系標配前排座椅通風加熱、氛圍燈、電動尾門等等配置,然而入門價格比老款降低兩萬,來到35.97萬元。XT4在升級之余2.0T版本降價4000元;新增1.5T版本一下把門檻拉至22.97萬元;而全新車型GT4,起售價則只有21.97萬元。
產品力全面升級,價格一步到位,并不是張嘴就來的覺悟,背后是上汽通用不斷梳理價格體系,依靠包括在研發、制造、供應鏈等產業鏈優勢,多重富集出的品價比升級。沒有體系支持,推不出感知鮮明的革新力度。
這樣的升級也說明,即使今天,煥新油車、穩步提升產品競爭力,除了銷量與份額考慮,也有長期意義。油車產業鏈不僅穩定,體量規模巨大,并且仍具備成本壓縮、效率提升、挖掘增值的潛力,可以為發展新能源提供資源保障。
畢竟當前新能源車產業實際上仍處于前期投研階段,多數車型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普遍虧損。
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整體和社會效益,是大廠的思維方式。
后手指日可待
而在穩住基本盤的同時,上汽通用并沒有停下新能源轉型的進度,而是多線程發展后手。上汽通用并非新能源界的新手,如果說前塵往事都是積累經驗,今年起他們在電氣化方向開始正式發力。
苗頭蠢蠢欲動。今年1-5月,上汽通用累計批發銷售新能源車16,104 輛,同比上漲16.9%。盡管絕對值尚屬普通,但是將其擺到正確的位置,整個合資陣營新能源產品的市場份額在5.X%,月均攏共兩三萬的體量,上汽通用是其中能占超過10%的大戶。
并且后勁尚未兌現。別克全新電動車ELECTRA E5在5月25日才開啟交付,接下去上汽通用汽車才是真的可期。這款車昭示了未來的走向,它有三個不容市場拒絕的理由:
其一是喪心病狂的價格。不僅是拿出誠意和野心,做到罕見的油電同價,甚至是擊穿價格帶預期的。
作為一款中大型SUV,E5車長4.9m、軸距2.95m,起售價突破預期在20.89萬元,兩驅長續航版23.99萬元,頂配艾維亞四驅版本僅僅27.89萬元。
這個價格區間,下限覆蓋到主流緊湊型SUV,但是尺寸大一級,配置高一級;和同級主流電動車型相比,更是毫無爭議的最優解。
其價格優勢仍是基于上述兩點,一方面是態度,另一方面是體系能力。
其二,是穩定迅速的上量能力。別克E5在4月13日上市,5月初到店試駕就緒,5月25日開啟批量交付。
用魔鬼手速踩準上新節奏,在競品及多、烈度極高的市場,這成為爭奪消費者的關鍵。尤其是主流區間,品牌忠誠度經常樂于向現實低頭,在為產品動搖的當口,消費決策主打一個相遇的緣分,放到車企端就是看交付能力。
而在奧特能平臺的加持下,別克下一款高檔純電轎跑SUV E4已經箭在弦上,也是主攻20-30萬元市場,規?;瘉淼贸銎洳灰猓氵€來不及反應,它都在準備多元選擇了。
其三,則是配套體系的迅速鋪開。
比如渠道布局。截至目前,已有20家別克純電空間開業,遍布13個主要城市;超過570家別克純電專區開業,覆蓋超過225個城市。至2023年年底,預計別克純電空間開業數達到約60家,純電專區將超過600家。
除了建設專門純電渠道,對外打出新能源品牌形象,在一些下沉市場的既有傳統網點也提供E5試駕車。靈活的組合以及廣泛的布局,相對那些需要處處平地起高樓的新品牌,就是壁壘。
打通上市、體驗、購買、交付的流程,市場將迅速感受到被奧特能支配的恐懼。到2025年底,上汽通用將累計推出10款奧特能純電車型,覆蓋各品牌主流市場。
過去市場誤解合資品牌只造雜牌電動車,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份額邊緣,勢單力薄讓本就普通的產品看上去沒有可解釋的話語權。如今已經可以看到這個問題的解法。
巨人的王道
上汽通用汽車還是那個巨人。
它的祖傳藝能,一是對中國市場的深耕和理解,不以風向為轉移,而是深入土地去理解最大公約數的需求;二是完善磅礴的體系及其可以撬動的巨大勢能。
不過,此番真正令人驚嘆的,其實是面對變化,它依然具備可期的成長性。相較其他主流合資,它快速修正定位,快速決策煥新,快速批量市場化,才能率先做出調整和可見的成果??少F的是,無論哪一條,對于一家合資企業,都意味著背后巨大的決心、投入與博弈。
只有理順這些,才有可能大象轉身。
接下去三年將是新能源淘汰賽的關鍵三年,是失敗者最痛苦的三年,也是成功者最過癮的三年。謀定而后動的上汽通用,似乎已經拿捏住銷量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