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級統計師考試高級統計實務與案例分析模擬試卷(三)必答題(2)
本試卷有兩部分,共8道題,滿分150分。其中第一部分為必答題,共6道題,滿分130分;第二部分為選答題,若多答,評卷時只對前1道答題打分,滿分20分。第一部分 必答題第二題(25分)簡述轉移支付與轉移性收入的區別。參考答案:轉移支付是國家為了某種特定需要,給予某些社會主體的無償補助。除了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轉移支付的接受者就是特定的企業和居民個人。從理論上講,轉移支付是一個由國家直接掌握的經濟杠桿,是能夠傳導財政政策意圖的重要工具。在經濟蕭條時,失業增加,政府的失業補助及其他福利開支等轉移支付自動增加,從而維持了失業者的消費支出,有利于穩定總需求,抑制經濟衰退;反之,在經濟上升時期,失業減少,從而失業救濟及其他補助等轉移支付也自動減少,而征收作為失業補助的資金來源的稅收卻自動增加,從而抑制總需求的擴張,控制通貨膨脹。轉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包括:政府的轉移支付、企業的轉移支付和政府間的轉移支付。政府的轉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質,如社會保險福利津貼、撫恤金、養老金、失業補助、救濟金以及各種補助費等;農產品價格補貼也是政府的轉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轉移支付實際上是把國家的財政收入還給個人,所以有的經濟學家稱之為負稅收。企業的轉移支付通常是指企業對非盈利組織的贈款或捐款,以及非企業雇員的人身傷害賠償等等。轉移支付在客觀上縮小了收入差距,對保持總需求水平穩定,減輕總需求擺動的幅度和強度,穩定社會經濟有積極的作用。政府間的轉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補助。確定轉移支付的數額,一般是根據一些社會經濟指標,如人口、面積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擔的社會經濟活動,如教育、治安等的統一單位開支標準計算的。政府間的轉移支付主要是為了平衡各地區由于地理環境不同或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產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證各地區的政府能夠有效地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為社會提供服務。轉移性收入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金或退休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產補貼、政策性生活補貼、救災款、經常性捐贈和賠償、報銷醫療費、住戶之間的贍養收入,本住戶非常住成員寄回帶回的收入等。轉移性收入不包括住戶之間的實物饋贈。
[考試報名]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名入口[成績查詢]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查詢入口[真題答案]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考試政策]高級統計師報考條件|免考條件|考試科目[培訓課程]最新高級統計師資格考試高清視頻輔導課程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