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說俄羅斯石油便宜,也有人說俄出口給中國的石油價格是世界最貴的,俄羅斯石油到底是便宜還是貴?難道真的比印度進口的貴很多?
(資料圖)
首先我們要知道,各國一般都不會公布石油訂單的價格,也就是說石油石油開采出來出口的最初價格是不確定的。于是我們只能通過原油期貨和各大財經公布的數據進行推斷。
?先來看山東港口原油價格指數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對比圖,這張圖什么意思呢?我們看到這兩條線幾乎是重合的,它的意思就是中國進口石油到港口的價格和布倫特石油價格一致,也就是說我們進口的石油大多都是布倫特石油。
那么這有什么特殊之處呢?由于石油是一種混合物,不同地區出產的石油品質有很大區別,所以價格差距也很大。烏拉爾石油品質很差,含硫量高,一般只能用于發電,自己提純可以得到汽柴油,因為工藝復雜,所以價格較低。而布倫特石油品質很高,所以價格也比較高。
網上之前說俄羅斯出口給印度的石油只要30多美元一桶,給中國的就是將近80美元的全球最高價格。這自然是謠言。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謠言,首先就是因為兩國進口的石油品質不同,其次這些數據有自媒體夸張的成分。因為我們說過石油訂單的價格都是不公布的,而烏拉爾原油的基準價也要50.5美元1桶,這還是沒算運費,關稅等費用,俄羅斯不可能做虧本買賣。
然后回到布倫特石油價格來看,由于3年疫情和俄烏沖突影響,導致國際能源供應出現了問題,所以石油價格也一直在上漲,2023年的最新數據是國際油價維持在80美元/桶附近。
接著我們再對比一下,1月31日,布倫特期貨價格85.4美元1桶。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到岸價格4048.2元人民幣1噸,1噸大概是7.33桶,也就是552元1桶,如果按照人民幣美元6.7的匯率計算,石油價格也是82.38美元1桶。
?由此可見,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概也就是在80-85美元之間,屬于是石油的正常價格范圍,畢竟這中間還有運費和關稅,而賣到消費者手中,還有增值稅和加工費等等。所以俄羅斯石油既不貴也不便宜。
實際上,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國家也不可能以天價進口外國的石油。看看天然氣就知道了,我國為了壓低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從1996年開始談判,經歷了將近18年的協商,將天然氣價格從500美元/千立方米,最終壓低到了350美元/千立方米左右,這個價格比俄羅斯向歐盟供應天然氣的價格還略低。
有人說俄羅斯石油便宜,為什么不大量進口。其實從國家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們早就已經這么做了。我國的石油進口主要有2大來源,一個是俄羅斯,一個中東,我們每年從這些地方進口的石油大概都是8500萬噸左右。
?這2大石油來源可以形成競爭關系,既能有效穩定石油價格,又可以避免中國石油遭到乙方斷供,對于國家安全戰略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當然也有人感到疑惑,既然國家一直在想辦法降低石油價格,為什么國內的汽油卻越來越貴呢?
實際上,拋開最近幾年疫情和俄烏沖突的影響,真正制約中國油價的一直都是運輸問題。我們從中東運輸石油主要以海運為主,但是中間的路程比較遠,要跨越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和我國的海域。
而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又不可能走北極圈的冰層進行海運,只能是通過火車和管道運輸,中間要跨越廣闊的西伯利亞,還要繞過蒙古,最后到達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也需要結果長途運輸,所以運費同樣比較貴。
?至于說有人提出從南海開采石油,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石油品質比較低,而且海上作業難度大,同樣導致了進入市場的石油價格比較高。
或許也正是這些不利因素,讓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愿望異常強烈,未來如果能夠擺脫石油能源體系的限制,我們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