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雙十二”大幕開啟,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優惠活動,騙子們也蠢蠢欲動,針對這場購物“盛宴”實施詐騙。昨日,公安津南分局反詐中心負責人元則輝提醒廣大市民,購物時要警惕上當受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伎倆1
“假客服”謊稱退款賠償
網購后,一旦個人信息泄露,就可能會接到冒充電商或物流客服的來電,稱商品有質量問題可以退貨賠償,然后讓市民按照提示進行操作,實際上是誘導登錄木馬網站以便盜取銀行卡信息進行詐騙,或者讓市民用個人名義進行網絡借貸再將錢轉給騙子。
警方提示:遇到網購退款情況,一定要直接撥打購物網站官方客服熱線進行查詢舉證,切勿點擊瀏覽不明網站,隨意向不明身份人員泄露個人信息,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伎倆2
“中獎免單”分享領紅包
有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紅包,但并不能直接領取,而是要先關注并分享,或要求轉發一定數額的好友群、必須達到一定金額才能提現。有些紅包點擊領取時需要填寫個人信息,或者跳轉到不明網站,此類紅包一定要謹慎對待,其目的很可能是非法獲取個人信息,或通過釣魚網站竊取銀行系統隨機發送的驗證碼,從而盜取銀行卡內存款。
警方提示:遇到意外中獎情況,不要輕信天上會掉餡餅,特別是對于“中大獎”“免費送”等噱頭,“先轉賬、后領獎”的全是詐騙。
伎倆3
假稱快遞丟失可以賠償
騙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市民的資料和信息后,可以準確報出收件地址、電話、購買物品等信息,增加了可信度,并冒充快遞公司理賠中心人員,趁受害人未收到快遞之際假稱快件丟失,可以申請理賠,并誘導受害人添加微信、支付寶、QQ好友,再以釣魚網站鏈接、付款二維碼等手段騙取錢財。
警方提示:遇到號稱快遞丟失且可以賠償損失的情況,要第一時間撥打快遞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或登錄快遞公司官網、購物平臺查詢快遞信息,確認包裹是否有丟失、毀損等情況。在核實確認之前,不要隨意轉賬匯款。(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