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歲末的鐘聲,12月31日,第二十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暨中國·廣州汽車產業大會系列活動開幕式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隆重舉行。
圖:第二十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式現場。奧一新聞攝
“中國每10輛汽車,就有一輛來自廣州。”汽車制造業是廣州第一大產業,也是廣州制造和消費的引擎。2021年,廣州汽車產量達到296.44萬臺,連續三年位居全國之首,在廣東省和全國占比分別超過90%和10%。2022年1-11月,廣州汽車制造業實現產值6023.8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汽車產量292.5萬輛,同比增長12.5%。
(資料圖)
記者在開幕活動中獲悉,2023年,廣州將搶抓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關鍵機遇期,加快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同時將持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研究出臺更多新能源汽車市內免限行、高快速路免收費等措施。
廣州汽車展保持二十年“全勤”記錄
今年對于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開幕致辭中表示,2022年汽車行業克服原材料漲價、供應鏈保供、消費動能不足三重壓力,取得了難能可貴的成績:銷量創下近幾年的新高,同比穩中有升;新能源車繼續保持三位數增長,今年前11個月已經突破600萬輛大關,市場滲透率達到了25%,提前3年完成國家規劃的的目標;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占率將突破50%的標志性大關;汽車出口延續爆發式增長勢頭,1-11月出口278.5萬輛,同比增長55.3%,中國今年大概率會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圖: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現場。奧一新聞攝
今年會展行業同樣遭受疫情沖擊,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風向標”,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自開創以來已連續舉辦20年,以“全勤”記錄,成為中國汽車堅韌不息的象征。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儲士家指出,本屆廣州汽車展是廣交會展館四期啟用后迎來的第一場大展,也是本年度國內唯一舉辦的A級車展,具有重要意義。本屆廣州汽車展以“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展覽面積22萬平方米,來自全球的89家車企同臺競技,共謀發展。據主辦方介紹,從12月31日起,為期10天的廣州汽車展將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其中2022年12月31日與2023年1月1日兩日為專業公眾日,票價為100元,市民可在線上直接購票,憑身份證即入館參觀。
廣州汽車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廣州汽車制造產業底蘊深厚,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2021年,廣州汽車制造業實現產值6118億元,實現汽車產量296萬輛,占廣東省87%,占全國11%,連續三年保持全國大中城市第一。2022年1-11月,廣州汽車制造業實現產值6023.8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汽車產量292.5萬輛,同比增長12.5%。
歷經36年發展,廣州汽車制造已形成以整車制造為核心、零部件企業聚集、初創型企業不斷孕育而生的完整產業鏈,擁有11家整車制造企業和1200多家汽車零部件和貿易企業。形成了東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車產業集群,產值均超千億元。擁有廣汽集團、東風日產等傳統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企業,形成涵蓋整車生產、三電(電池、電機、電控)以及電池關鍵材料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廣州不僅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還是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汽車及零部件)、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國家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以及首批住建部和工信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及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在品牌培育方面,多年來廣州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東風日產、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三大合資品牌年產銷均近百萬,在全國排名前十。在合資合作的基礎上,著重培育自主品牌,取得階段性成果。廣汽傳祺質量和口碑位居自主品牌領先地位;廣汽埃安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車企和新勢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小鵬汽車深耕智能駕駛技術,穩居造車新勢力前列;啟辰作為合資自主品牌,積極打造東風日產“第二增長曲線”等。
在產品自主創新方面,廣州擁有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廣汽研究院、東風日產技術中心等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和檢測機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省級工程中心2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初步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發創新體系,并在整車制造、自動駕駛、車路協同、關鍵零部件和網聯應用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為汽車技術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已發放270張測試牌照
12月30日,如祺出行在廣州汽車展上正式發布如祺Robotaxi品牌中英文口號——乘現未來(Future is RIDE now),以全開放自動駕駛運營科技體系加速自動駕駛運營商業化落地。
11 月 29 日,百度 Apollo 官宣,2023 年將打造全球最大全無人自動駕駛運營服務區之一。
此外還有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企業,都在加速實現無人化落地。
廣州堅持走先行先試探索之路,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相關試點示范,發放測試牌照、開放測試道路里程等位居全國前列。不僅擁有百度阿波羅、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滴滴沃芽等國內排名前4的自動駕駛公司,還培育了如祺出行、文遠粵行、有鵬出行等一批新興出行平臺。采取了全國最開放的政策許可方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測試驗證工作,已發布測試道路433條,雙向里程1667.96公里,覆蓋白云、海珠、番禺、黃埔、花都、南沙6個行政區域。發放測試牌照270張,道路測試累計總里程近1000萬公里,取得“十項創新”。并于2022年7月,在全國率先推出自動駕駛示范運營試點政策。今年6月底,在南沙率先啟動自動駕駛混行試點示范運營。
加快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
下一步,廣州將搶抓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關鍵機遇期,實施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自主化、國際化發展戰略,以整車為引領、以零部件為重點、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引育并舉、加強協同、自立自強、吸引人才、形成集群,增強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綜合實力,加快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提升民族汽車品牌競爭力和美譽度。
一是在強鏈補鏈上實現突破。聚焦汽車特別是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強化企業培育和招商引資,加快補齊短板、提高配套水平,從整體上提升廣州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培育引進更多零部件企業在廣州集聚發展。
二是在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打通從產業到科研的需求關、從科研到產業的應用關。瞄準三元材料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技術革新,搶占電池領域技術制高點。緊抓《南沙方案》提出的“建設華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機遇,強化政產學研協同創新。
三是在示范應用上取得突破,營造汽車產業發展生態系統。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環境,以創建工信部“5G+車聯網先導區項目”、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混行試點,爭創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試點為牽引,爭取突破制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政策因素,并在南沙、黃埔、番禺、花都等地全面鋪開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運營,在國內率先打造萬輛級的車聯網應用場景。
四是在汽車消費上取得突破。持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出臺促進汽車消費一攬子政策,做好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研究出臺更多新能源汽車市內免限行、高快速路免收費措施,鼓勵商場和商務樓宇物業經營主體減免充電車輛停車費,支持在單位內部停車場配建充電設施。
南都-奧一新聞記者 管玉慧 盧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