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重慶8月18日電(陳佳欣 張燕)18日,2023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第七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研討會暨2023重慶汽車軟件園產業鏈供需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重慶舉行。
圖為2023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啟動。 陳佳欣 攝
本次IVISTA活動由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其中,大會以“1場開幕大會+4場分論壇”的形式,圍繞智能駕駛產業、代客泊車技術、重慶汽車軟件園產業鏈、汽車座艙技術四大主題,加強政企對話交流、展示智能科技成果、促進產業鏈供需對接,共建智能網聯先進生態。賽事包括虛擬仿真挑戰賽、功能型無人車挑戰賽和輔助駕駛集結賽(AEB/APS),全面考驗智能網聯汽車在典型場景中的環境識別、決策分析和控制執行能力。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IVISTA活動首次實現賽、會合一,將繼續立足行業發展,提供高端交流平臺,踐行技術實踐測評標尺,展現智能汽車技術前沿成果,助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步。
圖為2023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活動。 IVISTA智能網聯挑戰賽組委會供圖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杜宏瑞表示,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開啟“加速跑”的一個縮影。站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下,重慶將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應用生態建設,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招商和服務。
“功能多、代碼多、隱患多……軟件定義汽車背景下,軟件問題劇增。”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理易綱談到,過去汽車行業產品迭代周期約為40到50個月,現在每3個月就要更新一次軟件,每12至15個月就要更新一次電子電器架構。目前,長安汽車以智能引擎測試體系驅動構建“三全三高”測試平臺(“三全三高”即全層域、全周期、全時空、高效率、高可靠、高可控),以適應新技術快速應用,滿足新汽車測試需求。
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朗咸朋介紹,智能駕駛進入大模型時代,城市NOA成為“智能司機”,通勤NOA成為“專屬電梯”。目前,理想汽車NOA技術架構有多項特點:一是使用NPN特征和TIN網絡增強BEV大模型,識別萬物;二是使用模仿學習算法,模仿真實駕駛員的行為習慣訓練;三是全閉環自動訓練平臺,持續驅動大模型進化。
“在商業模式創新上,賽力斯開啟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合作新模式,與華為的跨界合作,是模式創新+流程再造的創新實踐,實現了雙方一‘硬’一‘軟’的優勢互補。”賽力斯汽車副總經理劉宗成說,在產品開發模式創新上,賽力斯堅持軟件定義汽車,技術創新引領智能化;堅持場景定義功能,以功能定義配置、技術方案。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說,隨著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網聯技術正在加速跨界融合變革,成為產業創新熱點與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策源地,以網絡技術和精準地圖作為共性支撐技術,汽車產業已進入深度變革期,需要各產業參與者高度協同推進智能網聯技術,共同向著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美好未來奮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