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一定是方盒子?一定要棱角分明?
科幻和未來的設計一定要復雜繁瑣?機甲風拉滿?
汽車一定是一臺冷冰冰的機器?沒有任何情感?
【資料圖】
面對這些疑問,阿維塔統統否決,而他們給出的答案是:前瞻、極致和純粹。
設計在高端汽車品牌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比如:獨特的品牌定位和辨識度、奢華感和體驗、創新和科技等等等等。
總之,設計對高端汽車品牌來說不僅僅是外觀和造型,它還體現了品牌的價值觀、創新精神和對消費者體驗的關注,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阿維塔就秉承著「設計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打造了第一款產品阿維塔 11。
一艘「陸上飛行器」
對于當下的智能電動車,我們總是充滿了對未來的暢想。也正因此,我們更要用前瞻的視野去設計當下的產品。
如果說阿維塔 11 最具辨識度的設計,那一定是前臉的「曲率 LED 燈組」,這個設計的靈感來自科幻電影中飛行器在進行曲速行進時對宇宙空間帶來的彎折曲率。
除此之外,阿維塔 11「懸浮感車身」也是最令人難忘的,這樣大膽的設計也開拓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車身型態。
布置于前機蓋的智慧 HALO 屏也提供了更具想象力的車外交互方式。
雖然阿維塔 11 是一輛轎跑 SUV,但它并沒有采用傳統的溜背設計,而是從 C 柱緩緩下墜順勢連接了被稱為「飛扶壁」的設計。
一般來說,飛扶壁通常會出現在傳統的哥特式建筑中,既提供了支撐也提供了一種美感。
正因為飛扶壁的存在,直立的尾窗與純平甲板式的尾門設計,有那么幾分飛船舷窗的感覺,讓阿維塔 11 與一艘飛行器更像了幾分。
既要飽滿也要協調
阿維塔 11 的造型飽滿,尤其是車身型面展現出足夠強的肌肉感。
突出的翼子板與寬大輪轂展現出阿維塔 11 的運動姿態。
不過,如此飽滿的阿維塔 11 整體的車身比例卻十分協調。
從數據上來看:車長 4880mm,軸距 2975mm。
沒錯,阿維塔 11 的軸長比是 0.61,無限接近「最美黃金比例」。
當藝術家遇上工程師
阿維塔 11 從體態上并沒有簡單地通過傳統溜背設計來粉飾 SUV 的臃腫,車身型面追求一氣呵成的流體感。
而在我眼里,它就像是一塊在藝術家手中精雕細琢的鵝卵石。鵝卵石本就經歷水流千百年的沖擊,磨平了本身的棱角,線條和型面也足夠自然、簡約。
而藝術家的打磨和設計,也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但是面對智能汽車時代,如何在保持純粹的同時將科技更好地融入進來成為了一個難題。
所以,阿維塔 11 秉承著 Gentle tech 極簡設計的理念,將包含 3 顆激光雷達在內的 34 顆智駕傳感器與車身融為一體。
這樣一來,既沒有破壞協調的比例,也沒有破壞整體的簡約設計。
同時,在車尾的「甲板」上,我們還能看到阿維塔 11 搭載了一套電動尾翼。在收起時能夠與車身型面完美地融合,在打開時我們也能看到它對空氣動力性能的追求。
被會流動的情感包裹
除了外觀,阿維塔 11 的內飾也下足了功夫。
坐進車內,我能夠感受到足夠強的座艙氛圍,尤其是情感渦流 Vortex。
它既象征著座艙的神經中樞,也是整個環抱座艙的起點和終點。氛圍燈從情感渦流 Vortex 流出,在整個座艙中流動。
情感渦流 Vortex 身后的格柵也是前排空調的出風口,在掃風模式下它會從中間向兩側慢慢轉動。
而這既是阿維塔所想表達的儀式感,也是一個具有生命氣息的情感座艙。
最后
阿維塔提出了一個觀點「有設計,更悅己」,而「悅己」更像是一種對美的感受與體驗。
在阿維塔 11 身上我們能看到,在數字時代用科技與美學完成設計的極致和諧。
阿維塔所針對的是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他們更追求個性和自我。
也正因此阿維塔在設計上更關注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去打造的有設計的高端產品,而這些也正是阿維塔的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