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據天津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天津海關已累計為天津地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技術中心等單位辦理減免稅超過900票,減免稅款超1.89億元。
日前,在天津新港海關的監管下,天津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進口的一批地震模擬臺順利放行,并開始投入安裝調試工作。據了解,地震模擬臺主要用于開展地震工程模擬研究,也是天津大學正牽頭建設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這種單獨進口的零散件是無法享受減免稅政策的。如今,得益于海關的‘同一合同、分批到貨’的新模式,我們在快速通關的同時,還享受到了國家的減免稅優惠,這對于我們集中力量投入研發工作幫助真是太大了。”?天津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老師李義菲介紹,按照項目安排,學校需要分10個批次進口地震模擬臺等設備,目前該項目的5批設備已陸續運抵天津,并開展安裝調試。
今年以來,為充分發揮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引導作用,幫助科研創新單位充分享惠,天津海關加強政策宣傳力度,通過“線下重點調研+線上全面宣講”的模式,深入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調研宣講,重點收集申請單位辦理減免稅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市科技局、商務局、稅務局等部門密切配合,積極開展享惠市屬科研機構認定工作,目前已完成首批24家單位認定;組織轄區高校、科研院所及進口設備代理商開展全面的線上政策宣講,現場解答年報報送、色譜類設備判定標準等問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集中審批審核中心,秉承“一次辦好、服務更好”的理念,大力推進無紙化申報改革,不斷提升辦理效率,提升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