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
天津北方網訊:37個日夜的頑強堅守,800多個小時的精心照顧,從2022年年末到2023年年初,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拉鋸戰”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泰心醫院)上演。“90后”小伙兒感染新冠后突發急性心梗,泰心醫院多學科團隊用精湛的醫術、縝密的護理,在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戰役中大獲全勝。昨日上午,看著患者邁著矯健的步伐出院回家,醫護人員收到了最好的“兔年禮物”。
2022年12月下旬,31歲的王霖(化名)總感覺胸悶、氣短,起初以為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正常癥狀,沒太當回事。12月27日上午,他胸悶、心前區不適的感覺越發明顯,不僅頻率增加,而且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相關資料圖)
王霖當即讓愛人陪他到泰心醫院就診。被送到急診時,王霖因嚴重心原性休克導致意識喪失,處于心跳驟停的邊緣。冠脈造影檢查發現,王霖心臟血管呈現串珠樣改變,給心梗發生提供了“土壤”。年紀輕輕的他心臟血管竟然有三支病變,左前降支最嚴重的地方狹窄80%,左回旋支狹窄95%,右冠脈狹窄程度達95%。同時,急性心梗導致乳頭肌斷裂,進而二尖瓣大量反流。
泰心醫院心內科團隊緊急實施了冠狀動脈球囊擴張,使血流得以恢復。當時,王霖正處于新冠病毒感染期,無法接受外科搭橋手術。過重的病情導致王霖持續憋喘不能緩解,同時血壓明顯降低。危急時刻,CCU醫護團隊果斷置入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輔助循環,減輕他的心臟負荷,保證生命安全。
入院轉天,王霖又出現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全身供氧不足等癥狀,掙扎在生死邊緣。醫療團隊將王霖轉到ICU,聯合心外、麻醉、體外循環、超聲等多學科團隊迅速投入戰斗。評估病情、實施氣管插管、緊急置入ECMO(體外膜肺氧合)管路……ECMO聯合IABP同時運轉,替代王霖的心肺給予身體充分的循環支持,終于使他的心率恢復平穩,血壓、血氧飽和度明顯提高。為了應對心源性休克造成的急性腎衰竭,醫護人員再為王霖添上保命“重型武器”──CRRT(重癥血液凈化治療),助其過濾血液毒素,調整身體內環境。
在多學科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王霖越過一道道難關,呼吸、循環、血氧飽和度、內環境等終于穩定下來。新冠抗原轉陰,各項生命體征平穩,下一步要盡快解決王霖的冠脈狹窄缺血問題。
手術也是一場硬仗,心外三科主任王正清帶領團隊為處于ECMO、IABP、CRRT支持下的王霖架起4根“生命之橋”,隨著橋血管完美吻合,徹底解決了他冠狀動脈缺血的危險處境。術中還為他實施了瓣膜置換術,解決了二尖瓣大量反流問題。
手術的成功讓王霖心臟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術后第二天,王霖便順利撤除IABP和ECMO輔助,但敗血癥、下腔靜脈血栓、消化道出血又接踵而來。ICU醫護團隊及時為他置入腔靜脈血栓濾器避免血栓脫落引發肺栓塞,積極治療敗血癥,保證全身抗凝效果的同時有效治療消化道出血,給予空腸營養管治療,保證營養供應。
“他的多項參數就像過山車,幾度達到危急值。醫療團隊及時應用了全身抗凝、感染控制、穩定血壓、營養支持、液體管理、酸堿代謝平衡等‘組合拳’對癥治療。”泰心醫院院長劉曉程表示。
從昏迷不醒,全身插滿各種管路,各重要臟器均需要機器輔助,到完全康復,回想一個多月的診療歷程,王霖在昨天出院前忍不住紅了眼眶。(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