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
第六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落名單
將1336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天津有4個村落上榜
均在薊州區
這四個傳統村落分別是
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
薊州區漁陽鎮桃花寺村
薊州區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
薊州區孫各莊滿族鄉隆福寺村
住建部要求,要按照“一村一檔”建立完善中國傳統村落檔案,并于2023年9月底前完成掛牌工作。要指導列入名錄的傳統村落編制保護利用規劃或方案,明確保護范圍、重點和要求,提出保護利用傳承工作措施。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規劃或方案內容要簡潔、易懂、實用,效果要可感知、可量化、可評價。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切實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村落是指
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
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被譽為民間文化生態“博物館”
鄉村歷史文化“活化石”
那么
天津這些上榜的傳統村落
到底有何特色?
一起來了解一下
↓↓↓
01
漁陽鎮小龍扒村
漁陽鎮小龍扒村是漁陽鎮一個自然村,位于漁陽鎮的北方。在群山環抱之中,這個只有100多戶人的小村莊既幽靜又美麗,站在村內抬眼望去山上色彩斑斕美不勝收,村內外林木茂盛,蒼松翠柏遍布在周圍的山上,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近幾年大批鷺鳥看中了這塊寶地,在這里繁衍生息,使這個小村子變成了“鷺鳥村”,這里出現的鷺鳥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牛背鷺、池鷺和夜鷺等。
02
漁陽鎮桃花寺村
薊縣桃花寺村隸屬于薊縣漁陽鎮,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四季朝陽,泉水甘甜,常年不凅。因村后是桃花山并建有桃花寺而故名,是滿族聚居村和庫區移民接收村。桃花山上陽光充足,桃樹滿山,桃花比其他地方早半個月競相開放。這里風景秀麗,桃花山上桃花寺,始建于唐,后乾隆在此修建行宮,乾隆后各帝到清東陵,由此經過,必到行宮休息。桃花寺村為滿族村莊,民風淳厚,文化習俗,歷代傳承。
03
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
薊州區九龍山腳下,小穿芳峪村郁蔥靜謐,隨處蔭涼。歷史上的小穿芳峪村,文人墨客云集于此,明清以來多有朝廷官員和文人隱士在該村修建園林,怡情山水。穿芳峪就是穿過芬芳的山谷的意思,形容這里風光優美、景色秀麗。如今,走進村莊,路兩旁是精心修剪過的樹木,應季的花卉散發出各自的清香,山溪穿村而過緩緩流淌。陽光透過林間花海,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
04
孫各莊滿族鄉隆福寺村
隆福寺村,因村北建有隆福寺而得名。村里的“御道”、隆福寺、隆福寺行宮遺址,均是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曾上榜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隆福寺村是孫各莊滿族鄉的7個滿族聚居村落之一,45%的村民是滿族人,他們多為昔日寺廟和行宮管理人員的后裔。村里活躍著不少“能工巧匠”,他們以制作滿族手工制品、滿族特色美食和滿族民俗特色表演見長,整個村莊都被深厚的滿族歷史文化和濃郁的滿族民俗風情浸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