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經濟師考試《高級經濟實務(財稅)》模擬試題(二)案例分析題(2)
一、案例分析題
(資料圖片)
(二)某汽車制造商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11月發生如下業務:(1)進口一批電子元件,關稅完稅價格為100萬元,其中20%的電子元件用于當月生產小汽車。(2)購入10輛二手小汽車進行改裝,支付100萬元(不含稅)。計劃于下月改裝完成后對外銷售。(3)將生產的10輛小汽車獎勵給企業年度優秀員工。(4)當月銷售小汽車500輛,取得銷售收入8000萬元(不含稅)。(其他相關資料:進口電子元件適用的關稅稅率為5%,小汽車消費稅稅率為5%;相關票據均已通過主管稅務機關比對認證。)
5、計算當月應繳納的進口環節的關稅、增值稅稅額。正確答案:(共6分)當月應繳納的進口環節的關稅=100×5%=5(萬元)。(3分)當月應繳納的進口環節的增值稅=100×(1+5%)×13%=13.65(萬元)。(3分)
算式正確答案錯誤的給2分。
6、計算當月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正確答案:(共3分)當月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100×13%+13.65=26.65(萬元)。
算式正確答案錯誤的給2分。
7、計算當月應繳納的消費稅稅額。正確答案:(共4分)當月應繳納的消費稅稅額=8000÷500×10×5%+8000×5%=408(萬元)。
算式正確答案錯誤的給2分。
8、計算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正確答案:(共4分)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8000÷500×10×13%+8000×13%-26.65 =1034.15(萬元)。
算式正確答案錯誤的給2分。
9、簡述消費稅銷售數量的檢查方法。正確答案:(共8分)(1)以盤擠銷倒擠法。先通過實地盤存計算出產成品的實際存量,再根據車間生產記錄或產品檢驗入庫資料,其中采用計件工資制的,可根據產品計件資料,也就是運用各有關產品資料來核定本期產品的生產數量,進而倒擠出產品的銷售數量。本期產品銷售數量=上期產品結存數量+本期產品完工數量-本期產品結存數量。再將上式計算結果,與“主營業務收入”賬戶核算的產品銷售數量相核對,如果兩者有出入,說明銷售數量有問題,應做進—步查證。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產成品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的企業。(4分)(2)以耗核產、以產核銷測定法。這種方法與上述方法的不同之處是,對本期完工產品數量采用以耗定產的測定方法。其計算公式為:本期應出產品數量=本期實耗材料量÷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這是以產品主要零部件的耗用數量來測定本期應出產品數量再倒擠本期產品銷售數量的—種方法。它適用于產成品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運用時,應抓住主要耗用材料進行核定。(4分)
答出兩種方法的名稱,即可得4分。關于兩種方法的表述基本準確,即可得分。
[考試報名]全國高級經濟師考試時間報名時間一覽表[成績查詢]全國高級經濟師成績查詢時間與辦法一覽[真題答案]國家高級經濟師考試歷年真題與答案解析[評審條件]高級經濟師評審條件_評審政策_評審通知[培訓課程]最新高級經濟師考試高清視頻輔導課程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