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在北辰區果園新村街朝陽里社區,有很多熱心于志愿服務的青年朋友以青春名義,彰顯青春力量,踐行自己的諾言。趙莉莉便是其中一員,深深感染她的,不僅是身邊人的挺身而出不記得失,更有耳濡目染的好家風。
趙莉莉的母親趙雙紅是一名老黨員,退休前曾在社區工作,在她看來,社區工作無時無刻都可以給予居民關心照顧,讓她感到幸福。在母親的影響下,趙莉莉漸漸學著母親的樣子,從陪伴老人說說話、攙扶著溜溜彎開始,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青年志愿者。
大學畢業以后,趙莉莉接過媽媽手中的接力棒,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志愿達人”,服務足跡從樓門到社區、社會。無論是敬老助老、關愛殘障人士、環保推廣還是文明宣傳引導,趙莉莉總是積極響應,用自己的微光為城市文明增添光輝。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天津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趙莉莉在家人的鼓勵下,和母親一起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母親在門崗值守,驗碼測溫;趙莉莉則陪大夫入戶測核酸、在大篩現場信息錄入。莉莉爸爸也不閑著,每天下班回家,做好熱騰騰的飯菜,帶給默默奉獻的志愿者同志們,為疫情防控工作出工出力。
孟令志是朝陽里社區青年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名隊員,從他參軍入伍后,原來小孟負責兩個網格的入戶任務,由趙莉莉主動承接。從那以后,不管是周末還是工作日,只要是大篩的日子,趙莉莉總是早早起床,第一時間上崗。大篩結束,她還會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打流調電話,排查未檢測人員。在入戶采集核酸的過程中,她細心地發現社區當中有很多獨居或者殘疾老人,所以除了參加社區的每一次核酸檢測之外,趙莉莉總是利用休息時間參加社區的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和社區網格員冬日里檢查獨居老人的電暖氣用電安全、陪失獨老人聊聊天。
趙莉莉不僅自己參加志愿服務,還用奉獻精神感染著身邊的其他人,在她的帶動下,身邊的朋友也加入到社區的志愿服務中來。而且,她還為青少年活動擔當講師,為社區的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幫助社區的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志愿服務的接力棒傳遞給中小學生,讓志愿服務精神在青少年身上煥發著朝氣,讓志愿服務精神在朝陽里薪火相傳。
趙莉莉始終把“能讓別人感到幸福”作為自己最幸福的事兒。截至目前,趙莉莉已經累計了一千多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按照這些付出,她可以在社區的志愿服務銀行換取一些暖心的生活用品,但是,每次領取到了物品以后,她總是第一時間送到她牽掛的老年朋友家里。“我會繼續積累志愿服務時長,爭取成為時間銀行的優質儲戶!”趙莉莉說。(天津日報記者?韓愛青)